從美歐到加拿大,從多晶硅到組件,2014年,中國光伏企業在新一輪“雙反”的打擊下,雖然稍有轉機,卻也并不順利。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全球光伏行業將逐漸形成固定格局,而不再過多依靠貿易保護互相制約。“雙反”這一行業內“熱詞”,終將在全球市場調整的過程中逐漸“冷卻”下來。 中國維權
潛力市場 在海外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圍追堵截的同時,國內需求迅猛增長,為企業開辟了新的銷售途徑。近日,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79萬千瓦,光伏發電總量約180億千瓦時,相當于2013年全年發電量的200%。
受中國治理環境污染的壓力影響,2015年,增加光伏新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預計全年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15吉瓦,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會放量成長。東部部分省份配合國家政策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已經在當地對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此外,海外市場的機遇也不容小覷。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確定的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大政策措施,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國際合作,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阿聯酋太陽能工業協會研究報告預計,到2015年,中東和北非地區太陽能需求量將占全球總需求量的8%,太陽能裝機總量有望達到3.5GW。據悉,商務部正在抓緊制定新政策,推進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援外力度,主要針對非洲40多個國家,從而強力帶動中國光伏企業“走出去”。
同時,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在去年第四季度對日本的出貨量超過了400兆瓦,其重要程度在出口市場中僅次于德國。業界分析稱,如果今年補貼下調后延,或是補貼下調幅度不大,日本市場的火熱情況將會貫穿整個2014年。另外,隨著去年印度發布光伏招標及支持政策后,其裝機量將在2013年得到大幅提升。而羅馬尼亞目前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仍然旺盛,裝機量也在2013年得到進一步提升。“2013年,新興光伏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降低和各國配套政策的出臺,未來全球將涌現出更多的新興市場。”
剝離光伏資產為哪般 12月18日,中國鋁業對外公告稱,將對旗下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鋁寧能”)所屬的四家硅產業子公司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售,這四家公司分別是寧夏寧電硅業有限公司、寧夏寧電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寧夏寧電硅材料有限公司及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中鋁寧能持有這四家子公司股權所對應的凈資產值為負數,達到-9.3億元。此時,距離中國鋁業宣布收購中鋁寧能僅過去兩年時間。
此次掛牌交易的四家子公司,主要業務均圍繞硅材料或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出產品包含了高純硅、多晶硅、單晶硅等。
2013年1月份,中國鋁業曾與寧夏發電集團及其股東簽署增資協議,后者將增加注冊資本14.53億元,中國鋁業通過分步收購將合共持有寧夏發電集團70.82%的股權。2013年2月3日,寧夏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更名為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鋁業前任董事長熊維平曾表示,寧夏發電集團進入中鋁以后,中鋁的產業結構將更加合理,彼時,中鋁有九大產業板塊,像“煤電鋁項目既符合寧夏發電集團的優勢,又符合中鋁的優勢,也滿足寧夏回族自治區對固原投資扶貧的需要。”
中國鋁業的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1到9月份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滑14.15%至104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加大,當期虧損54億元,而上年同期的虧損額為18億元。行業媒體表示,中國鋁業做出上述舉動,正是在扭虧戰役下,對旗下業務的梳理和收縮,其中就包括光伏產業的投資。“若掛牌出售在限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中鋁寧能擬對上述四家子公司實施解散清算或申請破產。”
作者:劉夢飛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