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本刊組建的一個光伏人微信群里,有群友發上來一張人踩在組件表面進行清洗的照片(圖1),于是,群里的“技術控”們瞬間活躍起來,開始了下面的對話。 由于對話比較凌亂,為便于閱讀,小編在盡可能尊重發言者原意的基礎上,對其中一些發言進行了合并、縮減等“技術性”處理,
孫韻琳:我們去國外電站學習時,并沒有看到踩踏。預留合理通道,方便安裝和后期運維。
王志強:那應該是地面電站,沒事上去踩,沒有必要。
程波:常規的組件是走邊框的,BHPV是有足夠的強度的。
孫韻琳:組件的機械載荷測試是安規要求,不等于可以允許踩踏。
王志強:很多設計是沒有間隔的,預留通道那就不是真正的BIPV了。
朱雪梅:隱裂的形成問題比較復雜,是否是踩踏形成的,需要做對比試驗,機械載荷實驗是靜載荷。
巍宇平:我看過一種,是這么解決的(如下圖)。
王志強:我個人覺得,一般人的踩踏,如果不是故意破壞那是沒有太大的壓力的。
朱雪梅:彎曲力和剪切力確實有區別,我同意王志強的看法。
王志強:至于目前為了控制成本,減小強度,減小玻璃的厚度,這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之內。
孫韻琳:我說一點自己的理解,大家指正:組件做機械載荷試驗包括冰雹等測試不允許破碎,但沒有說一定不會形成隱裂和碎片,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BIPV項目里面,允許人在上面走而組件不會破碎,這只是因為建筑材料的最基本要求。
程波:靜態載荷和活載是兩回事,也就是下雪和上人是兩碼事。
孫韻琳:我有組件EL測試照片來佐證上面的說法。
王志強:下雪是靜態的,我指的是冰雹,冰雹是沖擊力,不大。
朱雪梅:機械載荷試驗和冰雹試驗后都要測試電性能和絕緣性能,實驗后的測試結果表明:影響不大,不過不完全排除有小隱裂存在。
孫韻琳:我發幾張照片上來(如圖)。

孫韻琳:標稱功率:240W,實際功率:150.29W;標稱功率:240W,實際功率:180.85W。大家有什么體會?
作者:秋石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