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年度計劃管理”,是指國家能源主管部門通過編制光伏發電新增容量的年度實施計劃,并將每年的指導規模下達至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以引導各地光伏發電建設,同時協調相應配套電網的建設。它是能源主管部門對各地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有效管理、促進光伏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手段,對推動我國光伏應用的健康發展
“光伏年度計劃管理”,是指國家能源主管部門通過編制光伏發電新增容量的年度實施計劃,并將每年的指導規模下達至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以引導各地光伏發電建設,同時協調相應配套電網的建設。它是能源主管部門對各地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有效管理、促進光伏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手段,對推動我國光伏應用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待調整和完善。
一、2014年光伏建設的年度計劃與實際狀況將產生較大的偏差? 2013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為1292萬千瓦。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將2014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年度目標設定為1400萬千瓦?紤]到隨著2013年7月國務院頒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相關價格、財稅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陸續出臺,國內光伏發電迎來了大規模建設的熱潮,所以在2013年新增裝機1292萬千瓦的基礎上,將2014年的目標定在1400萬千瓦,無疑是較為謹慎甚至是相當保守的。
然而,2014年實際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卻遠遠小于年度計劃的目標。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僅為379萬千瓦。按照已有的趨勢推算,2014年新增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在500萬千瓦左右,只能完成預定年度計劃的約三分之一。
二、2014年光伏年度計劃的結構是造成與現實脫節的直接原因? 為什么2014年的光伏年度計劃與實際情況產生了如此大的差距?有觀點認為主要是因為2014年沒有像2013年那樣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政策。然而,即使刺激政策力度減弱,也只能解釋2014年不能像2013年那樣有強勁增長,卻很難解釋為什么2014年的新增裝機容量還難以維持2013年的規模,反而有大幅下降?因為2013年以來有利于光伏發展的大環境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不少看法認為2014年光伏年度計劃的結構不合理,是造成現實脫節于計劃的直接原因。在我國累計光伏裝機1940萬千瓦(2013年底數據)中,光伏電站為1630萬千瓦(占84%),分布式光伏只有310萬千瓦(占16%)。2013年新增光伏裝機1290萬千瓦中,光伏電站更是占據絕對優勢,為1210萬千瓦(占94%),分布式只有80萬千瓦(占6%)。可見,近期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的爆發性增長,主要來自光伏電站的大規模建設。
但是,在2014年光伏年度計劃1400萬千瓦的規模中,光伏電站額度只有60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額度卻高達800萬千瓦。在現實中,由于商業模式相對成熟、適合于規模資本投入、標桿電價補貼等有利因素,光伏電站資源已經成為了各類資本爭搶的“香餑餑”。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分布式光伏因為資源規模小、產權關系復雜、并網難、預期收益較低等原因,較難實現大范圍的應用。一方面是光伏電站有快速增長的潛力卻受到計劃額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分布式光伏有很寬松的額度卻在實際中難以大規模推廣,由此帶來了光伏年度計劃和現實狀況的相背離。
作者:宣曉偉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