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啟動最為關鍵的一年,政策、投資、市場關鍵詞熱點紛呈、交替更迭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鐘銀燕
2014年,是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啟動最為關鍵的一年,政策、投資、市場關鍵詞熱點紛呈、交替更迭。無論從政策發布頻率、扶持力度、抑或行業整合、資本市場的震動,光伏在2014這一年也是蠻拼的。
2015年《中國能源報》第一期報紙,新能源編輯部遴選出較為重要的光伏事件,與讀者一起見證光伏產業發展脈絡。在一些系列的政策出臺、市場環境大幅改善的情況下,2015光伏有望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2014光伏政策大事記
01—關鍵詞:預規模 分布式8吉瓦
2014年1月17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建設規模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33號),確定2014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全年新增備案總規模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800萬千瓦,占比約60%,光伏電站605萬千瓦,占比約40%。對于甘肅、青海、新疆(含兵團)等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較大的省(區),如發生限電情況,將調減當年建設規模,并停止批復下年度新增備案規模。
點評:光伏產業在2013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自2014年起對光伏裝機實行了“光伏發電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主要針對西北地區上馬數十億元的光伏電站項目速度過快,導致電網接入以及消納的步伐跟不上裝機速度以及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而出的。
其中,在預規模14吉瓦的總量中,8吉瓦是分布式,占2/3強,顯示出國家強力扭轉國內光伏應用方向從地面光伏電站轉向分布式的決心。盡管發展分布式的大環境尚不成熟,但光伏分布式已經走在路上。
02—關鍵詞:嘉興模式 光伏新政
2014年初,國家能源局制定2014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新增800萬千瓦的目標,但是截至2014年6月底,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僅99萬千瓦,與目標仍相差甚遠。為破解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分享嘉興市在分布式光伏發電中的成功經驗,8月4日,國家能源局在浙江省嘉興市組織召開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場交流會,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努力破解發展難題,進一步推動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
點評:安靜了近八個月的分布式光伏指標,在召開此次會議后變成了“香餑餑”。此次會議出臺的“光伏新政”,僅幾天的時間,之前各省手中無人問津的分布式光伏指標被一搶而光。啟動國內分布式,此次會議功不可沒,也成為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要轉折會議。盡管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屋頂落實難、貸款融資難、并網接入難、電費回收難等問題都有所改善,但實際效果還有待2015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