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用過的陽光逆變器
2015年,陽光電源步入了第18個發展年頭。以逆變器為支點,撬動包括風電、光伏在內的新能源產 業,是曹仁賢和陽光電源這些年所做的全部。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品,幾乎每個新品都成為業內的主流機型,細節微調平均每三個月一次。陽光電源副總裁鄭桂標 說:“每次來陽光,都會發現我們的產品跟以前不一樣。”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是真正經過“72變”的,這也使其從初創型企業,國外龍頭的跟隨者轉變成一 家以技術為驅動的上市公司。“我們很慶幸,通過研發,能夠一直緊跟行業趨勢,滿足市場的需求。”曹仁賢說。
這18年,光伏逆變器轉換效率從早期的90%提升到目前的99%,價格從每瓦十幾元降至0.3元,解決了低電壓穿越、零電壓穿越、高電壓耐受、拉弧檢測保護等問題,這些行業的里程碑式的進步,絕大多數都出自陽光電源。
這一代代的產品見證并促進了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把行業的標準和門檻不斷提高。時至今日,光伏逆變器再也不是沒有行業經驗的人投資幾百萬就可以坐地賺錢的項目,那些跟不上市場發展的一大批逆變器廠商也逐步消亡。
在最新的設計上,陽光電源已經返璞歸真般不再過度秀機器性能,而是從實用角度入手。2013年年末,陽光電源推出了經典的十英尺箱式逆變房—— SG1000TS,成為至今為止國內應用最多的產品型號。四面開門,便于產品維護;占地面積小自重輕,可用叉車轉運安裝;標準箱體,專利技術,防塵散熱一 體化設計等,在筆者看來,SG1000TS最大的特點,是對逆變器、通訊柜和配電柜等設備的緊湊一體化,方案整體性、實用性強。綜合性的功能平臺也給了市 場未來無限遐想。
20歲:一條代碼的年輪
中國逆變器企業生于草莽,借勢崛起,磕磕絆絆不斷自我完善走到今天,領先的企業之所以領先,原因在于交了更多的學費。“大量的經驗教訓,大量的 現場實踐。可靠性的提升,便利性的發展,都需要很多的積累。通過大量的應用經驗判斷哪個功能對客戶有用,摸索未來的方向,就是陽光電源18年來一直在做 的。”曹仁賢說道。
光伏逆變器從本質上來看,仍然更像是軟件行業:絕大多數逆變器廠家并不生產硬件。逆變器的好壞,除了零部件選型,嚴格的組裝及測試,更多的功夫 都圍繞著軟件而來。因此逆變器最注重人的價值。研發主管的設計思路、研發人員的開發經驗以及從應用端傳回來的用戶反饋,是決定了逆變器設計品質的重要標 準。“實踐”和“時間”是完善產品的唯二法門。陽光電源研發團隊超過300人,核心團隊成員具有20年以上的電力電子和逆變器研究應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