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傳出大陸太陽能廠英利與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將在太陽能領域攜手,由于兩者在各自的領域都有“成本王”的封號,恐在太陽光電市場凝結另一波新的“殺氣”,新一波降價潮可能隨之而來。
市場對鴻海攜手英利投入太陽能動機是霧里看花,因為英利早是垂直整合廠(一條龍),與鴻海攜手再組“一條龍”的效益,有比快速將自己壯大,或跟鴻海只在系統端或組件代工端合作來得有投資效益嗎?
不論英利及鴻海攜手的動機為何,兩者的經營特性卻讓市場擔心新一波殺價潮恐被帶動,太陽能業者表示,英利在太陽能市場早是有名的“成本王”,往往是帶動降價的主力之一。
而鴻海又是眾所周知的電子代工業“成本王”,2010年因為旗下大陸員工跳樓自殺案件頻傳而備受矚目。
太陽能業者說,兩者在“經營理念”上,有相當高的相似度,或許認為傳統電價與太陽光發電(Grid-Parity)的目標已接近,太陽能已走入低毛利率時代,因此攜手同經營特性的業者快速達到該目標,以率先登上Grid-Parity境界。
對市場而言,兩者若有效攜手快速攻進市場,恐帶來一波波降價潮,將促使產業淘汰整合加速。尤其不論是鴻海或是外傳有大陸政府特別“關照”的英利,都是資金不愁的業者,銀彈無缺下,殺傷力恐也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