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電力公司年初發布的數字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省光伏裝機達到40.5萬千瓦,光伏發電量完成3.151億千瓦時,新能源裝機容量已占省調裝機容量的9%,實現了歷史新高。6年來,山西電網新能源發電實現了“由無到有”和“由小到大”的快速發展階段,裝機容量實現了連續四年翻番的成績。在我省這樣一個煤炭大省,9%這個數字顯得頗為珍貴。
今年2月,省政府辦公廳就貫徹落實《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年—2020年)出臺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我省能源發展戰略目標—我省將以開源、節流、減排為重點,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積極推進多種形式利用新能源。對于光伏發電,意見提出推進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分布式發電應用示范區,推進大同、長治和運城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工作,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50萬千瓦。
能否突圍取決于綜合因素
“經歷過前幾年危機,中國光伏產業需要有技術、有質量、有保證的示范性項目作為行業標桿,達到行業有序、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睏盍⒂巡┦肯蛴浾叻治隽巳珖墓夥a業形勢,認為只有高質量高科技產品才能在一片紅海中突圍。據記者了解,通過新技術的使用和生產控制等方面的優化,目前晉能的光伏產品已經滿足準入門檻和“領跑者”計劃的要求。
在車間內,企業技術總監李高非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從原材料到電池組件出廠的完整生產流程,他說,目前行業內太陽能電池的平均效率集中在17.60%左右,組件功率255W,而晉能目前出貨平均輸出功率264W,性價比均高于傳統產能云集的江浙一帶。
隨著光伏產業多年來的發展,歷經光伏危機與復蘇之后,這個產業已經越加成熟。同時,財務狀況穩健、產品成本優勢明顯的行業巨頭也趨于穩定。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光伏產業的集中度還將進一步加劇,產能將集中在領先的大規模企業,所以,我省發展光伏產業要充分占領技術高地,這有利于我省光伏產業進一步“走出去”。而且,當光伏產業的傳統產能在為自己的升級換代心力交瘁之時,現在也許是新企業占領技術高地、殺入市場的最佳時機。
對此,楊博士表示:“盡管我們生產太陽能電池及組件,但我們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整個光伏產業鏈。公司會通過自有的融資優勢、資源優勢以及各種投資合作的形式參與到整個行業上下游的過程當中,積極促進光伏電站的建設和快速運營,甚至也為電池及組件供應商兄弟企業提供融資等各方位的服務!
當然,顯而易見,一個企業的落地投產并不能將全省原本就不具優勢的光伏產業點石成金。然而,一個站在世界技術前沿的企業,其發展壯大無疑對推動全省光伏產業從政策跟進、技術指標完善到產業鏈吸引等“雪球效應”充分發揮“領跑”作用。
相 關 鏈 接
全球光伏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2014年,化石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占比持續下降至65.1%,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由2013年的9.5%提升至10.9%,其中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1360GW,同比增長9.5%。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2014 年中國發電量為5546TWh,同比增長3.7%,無論是發電裝機還是發電量均居全球第一。由于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增長迅速,2014年新能源發電項目融資同比增幅15.4%!度蛐履茉窗l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全球光伏產業開啟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全球光伏市場的新增裝機容量又創新高,達到47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88.8GW。全球光伏市場的競爭格局悄然發生變化,中國、日本和美國光伏市場快速升溫。光伏技術的持續進步,推動著光伏市場的細分化程度不斷升高,除地面電站、分布式等傳統光伏發電的應用類型外,光伏技術和民用產品的結合開始展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