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能源業富人命運,或許預示了中國的清潔能源替代戰略不會一路坦途。
彭小峰攜“光伏理財”歸來 賽維LDK的倒下,并沒有讓彭小峰徹底淡出新能源領域。2015年1月,彭小峰以Solar Power Inc(又稱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公司)董事長的身份重新亮相。
而他這次不僅僅是收購光伏項目,還帶來了一個互聯網金融品牌“綠能寶”。根據其官方介紹,“綠能寶”系列產品是一種能夠讓普通投資者投資光伏業的融資租賃產品。投資者通過理財產品購買待建太陽能發電項目中的太陽能發電板,并委托“綠能寶”出租給太陽能發電企業,從而獲得穩定租金收益。
以其中的“美桔1號”為例,其投資標的為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的50兆瓦農業大棚光伏發電項目。產品單價為1000元/塊(太陽能板),發售數量為19629塊,持有年限為15年,年化收益率達10%,轉讓費為0.5%,鎖定期為15天。
創新的模式引來了大咖站臺。公司網站參股央企和股東介紹一欄,除了中國新興際華集團、中國節能兩家國有企業外,還有巨人投資史玉柱、恒大集團許家印、科瑞基金鄭躍文、動向體育陳義紅、聯合金融蔡朝暉以及城市地產王張興。
彭小峰還打出了互聯網味道十足的營銷口號:“越賺錢越環保,越環保越賺錢。”其官網顯示,美桔系列產品收益率在9%-10%之間,較高的收益率和互聯網理財方式,讓其產品大受歡迎。截至目前,美桔1號到9號產品已經售罄,在售產品的銷售率分別為58%、88%和99%。
富豪紛紛跨界,組團投光伏 做保健品和游戲起家,近年“賦閑”多時的史玉柱,成立“綠巨人”專攻清潔能源領域,2014年其計劃建設1GW光伏電站。在項目不順之際,他還專門在微博上吐槽光伏“路條”買賣亂象,可見史玉柱對光伏領域頗為“上心”。
相比之下,許家印則被輿論調侃為“對光伏不是真愛”,2014年9月,恒大集團與河北張家口市簽下戰略協議,高調宣布要投入900億元建設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而僅僅半年后,恒大就宣布正式退出光伏領域。此前,恒大還擬與Solar Power Inc共同入股國藏集團(00559.HK),并將其作為新能源運作平臺,不過該筆借殼交易最終也因故告吹。
中民投也開始謹慎布局其中。2014年,朱共山的協鑫集團參與重整了因為債務違約陷入危機的超日太陽,并將其更名為協鑫集成。除了此抄底之作,協鑫集團還與董文標帶領的中民投合作成立一只規模達100億元的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方向就是光伏與天然氣項目。根據其設想,未來在通過杠桿撬動的光伏領域投資很可能高達1000億元。翻看中民投的董事會名單,就會發現巨人集團史玉柱、泛海集團盧志強以及億達集團孫蔭環等大佬紛紛在列。可見,盡管當前對光伏電站前景樂觀,考慮到此項投資資金需求大,投資周期長,大佬們也樂于選擇抱團取暖,分擔風險。■
作者:古楊 來源:《新財富》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