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商務部3號樓的一間會議室里,在主持人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張驥面前,光伏上下游企業代表針鋒相對,不無“火藥味”。 上游企業要求,繼續執行2014年的“58號公告”,封堵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保護中國多晶硅產業的合法權益。 下游企業則力挺重
各拿一張牌 “無論58號公告延續還是取消,上下游企業都不會遭遇生死存亡的威脅。”王瀟婷說,“但大家還是要爭,政策有偏向總比不偏向要好。”
呂錦標表示,下游光伏企業此前利用58號公告大肆壓價,先通知國外廠商58號公告即將執行,盡可能地壓低進口價格,接著告訴國內多晶硅企業,58號文即將在他們的要求下取消,加工貿易還會延續,逼迫國內多晶硅企業不斷降價。
下游企業試圖壓低進口價格還有一個難言之隱。特變電工新疆硅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甘新業向記者介紹,早在2009年之前,大量下游企業與國外廠商簽訂了長單合同,以高昂價格鎖定了8-10年的多晶硅進口量,目前壓價則可部分平衡自己多晶硅原料的總體成本。
2008-2012年,多晶硅市場價格經歷了從300美元/千克到20美元/千克的斷崖式下跌,但許多中國企業在前期簽下長單。據公開報道,破產的無錫尚德,巨額債務中很大一部分就因這樣的長單。天合光能在2011年初或更早時期簽署的長單合約為146億美元(約合906.65億元人民幣),執行期限為2012-2020年。歐洲最大的多晶硅企業德國瓦克公司也曾在其公告中表示,2014年一季度得到一筆長單合約解除賠付款,總金額高達1.14億歐元。
據了解,目前德國瓦克出口到中國的多晶硅平均價格為20美元/千克,而市場價為16美元/千克左右。可見仍有部分中國企業在履行與德國瓦克的長單。
天合光能媒體總監葉超對記者說:“我不清楚企業是否還有與國外企業的長單,但58號公告涉及的核心問題并非長單,而是企業議價權。”
他表示,如果取消58號公告,天合可以通過自己有少量的硅片產能,加之從國外通過加工貿易進口來保障自己的議價能力。如果不取消,多晶硅僅能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至少要支付4%的關稅,與國內上游企業的議價能力將削弱。
受制于政策影響的,除了國內上下游企業,自然還有國外廠商。
據業內人士介紹,早在2012年中國宣布對美歐韓多晶硅產品進行“雙反”立案時,美國多晶硅廠商REC SiliconREC就開始與中國企業接洽,謀求在中國建廠。2012年10月,REC就拜訪了陜西有色金屬集團。直到2014年2月,REC才正式宣布與陜西有色集團簽署協議,啟動2萬-3萬噸的多晶硅項目合資公司,合作建設的世界先進水平的流化床法多晶硅生產線。
在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看來,REC在中國建廠,一直都是跟著“雙反”的步調在走。該項目是否將最先進的多晶硅生產技術搬到中國也存在不確定性,因為此前國外在多晶硅技術設備出口方面對中國一直都有保留。
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副會長趙家生對記者表示,光伏上下游企業不應該互相埋怨、指責和拆臺,要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以完整的產業鏈參與國際競爭。
無論企業之間如何斗爭,政策的主導權還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且貿易政策還得看對手如何出招。
中國機電商會法律部主任陳惠清告訴記者,2015年7月,美國將對中國光伏產品第一輪的雙反進行復審終裁。此時,美國的多晶硅加工貿易訂單也基本執行完畢,58號公告將真正開始發揮效力,以后要出口到中國必須繳納高額關稅。這等于中美雙方各拿一張牌,并有坐下來談判的機會。
58號公告這張牌怎么打?王瀟婷判斷:“中國的政策具有可預期性,一般是別人進一步,中國進一步;別人退一步,中國退一步。”
全面代工為時尚早>>丟不了的補貼“拐杖”?>>扶不起的分布式光伏?>>
作者:范若虹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