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上交所出臺的信息披露新規背景下,隨著一些實時監測等現代運維技術的運用,無疑將促進光伏行業的投資愈發透明
應對之路
上市公司面對質疑最主要的應對方式,是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專業的解釋。
“同一地區電站的發電量之所以出現差距,既可能是由于光伏電站建設中的先天因素,也有可能是后天因素,比如有的電站應用了智能化的運維系統,而有的電站沒有使用這種系統,可能差別最終就體現在發電量上了。”一位已有三年光伏電站運營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作為國內主流的光伏電站智能運維企業,華為公司的相關人士則認為,要應對深交所的新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真實、全面的采集電站的原始數據。“沒有準確的數據來源,任何分析都是沒有意義的。”
“而逆變器作為光伏電站的核心設備,承擔著數據采集、監控的作用。因此,逆變器要具有高精度的數據采集和智能控制的能力,以有效管理每一組串,實現對組串數據更精準的采集、監測、存儲和分析等。”他表示。
上述華為公司人士還認為,外界對光伏電站發電量關注的背后,涉及到的更加專業的問題是,通過何種手段來實現對光伏電站更精確的評估,以及進一步提高發電量。
他認為,這首先要求電站的原始數據要真實和全面,其次則是在精確的數據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管控,也就是營維云中心實現的功能。
據介紹,目前華為已經在愛康、招商新能源、山路等建成FusionSolar智能營維云中心管理系統,通過自身擅長的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的優勢,精細至每個組串的全量數據、多維建模分析、算法優化,經過深度挖掘,不僅解決了發電量數據實時、準確、透明上報,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呈現了集團整體經營指標,且還可以實現電站經營指標分析、電站運營狀態診斷、快速找出優化方向、幫助管理者提升經營效率等。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一次運維大會上表示:“光伏電站要想做到智能運維,信息化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云計算、大數據處理、互聯網+、集中管理等技術的運用。也因此,智能運維對IT技術與光伏電站的結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信批新規涵蓋范圍內的光伏電站而言,智能運維系統至少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是可以通過實時的、高精度的數據采集,更加準確的評估一個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到底處于怎樣的水平,并為將來更加專業的回應外界的質疑提供支撐;二是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可以對光伏電站各個組件以及整個系統的設備狀態、電能負載等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與預測,開展精準的調度、故障判斷和預測性維護,提高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從而提高其發電量。
前述業內人士則認為,在整個運維體系中,除了受現行環境、業務模式等制約外,傳感器等硬件設備也是衡量一個系統優劣的核心。畢竟,對于光伏電站的智能運維而言,更多是基于實時采集的動態數據,而非簡單的靜態數據。因此,相應硬件的技術水平能否跟得上,顯得至關重要。
他表示,在此次上交所出臺的信息披露新規背景下,隨著一些實時監測等現代運維技術的運用,無疑將促進光伏行業的投資愈發透明。
“這種透明度的增加,將有利于外界更加理性的衡量光伏電站的投資價值,如果光伏電站的質量、發電量等均沒有問題,則對整個行業肯定是利好。因此,深交所的信批新規,對于光伏業既帶來一些沖擊,但更多的則是蘊含著新的機會,關鍵要看企業以什么樣的態度去應對了。”
作者:張廣明 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