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9月7日,在第二屆中國光伏電站投融資論壇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作出如是表示。7月29日,位于江蘇泰州的全國最大水上光伏發電項目總發電量已經突破十億度 7月29日,位于江蘇泰州的全國最大水上光伏發電項目總發電量已經突
"目前,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9月7日,在第二屆中國光伏電站投融資論壇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作出如是表示。
7月29日,位于江蘇泰州的全國最大水上光伏發電項目總發電量已經突破十億度
7月29日,位于江蘇泰州的全國最大水上光伏發電項目總發電量已經突破十億度7月29日,位于江蘇泰州的全國最大水上光伏發電項目總發電量已經突破十億度
據記者了解,2015年上半年,工業總體下行的大環境下,我國光伏產業逆勢增長,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0%。同時,國內光伏企業盈利情況也明顯好轉,前十家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超過15%,多數企業扭虧為盈。僅2015年上半年,天合、阿特斯、晶科、晶澳等企業的組件出貨量達到7.4GW,毛利潤合計超過8.2億美元,凈利潤合計約為1.9億美元。
正因為如此良好的發展情勢,今年以來,我國光伏領域的投資熱情異常高漲。從早些年的制造環節向光伏應用環節轉移,且光伏應用呈現出多樣化融合發展趨勢,如光伏與扶貧、農業、環境、氣候等結合。而且,除金融機構外,華為、恒大等產業巨頭,新興際華、中國節能等央企,中環股份、林洋電子、彩虹精化等一批上市公司及很多傳統行業企業如江蘇曠達等,紛紛跨界進入光伏業,掀起投資熱潮。加上國家扶持政策向分布式光伏電站傾斜以及光伏市場需求的回暖,有業內人士稱,光伏產業的“黃金發展期”已經到來。
幾年前,光伏產業倒閉潮、破產潮的一幕仿佛還在昨天,如今光伏產業投資熱潮再次襲來。業界專家認為,這股投資熱潮的背后還有諸多因素,需要引起進入光伏投資領域的企業足夠注意。
光伏電站質量堪憂
縱觀目前整個光伏產業鏈,光伏電站的投資熱情最為高漲。王勃華解釋說,在光伏行業,開發環節的內部收益率可達到8-10%,如果投資方對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強,有可能更高,遠高于制造業。
只需要20%的自有資金,10%的凈利潤率便唾手可得,投資光伏電站的凈資產收益率甚至高達50%左右。盡管每1萬千瓦光伏電站需要80億-100億元的投資,但仍然吸引著上市公司和大資金爭相進入。
“此外,對于組件制造企業而言,投資光伏電站也可拉動企業自身消化電池組件等產能。2014年,全國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幾乎全部涉足下游電站開發業務。”王勃華說,201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光伏概念股中,被用于光伏電站的募集金額達260億元,電站規模超過3GW。
作者:張起花 來源:企業觀察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