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出了關于推動太陽能熱發電(下稱“CSP”)的一紙通知后,10月8日資本市場開門見漲,涉及CSP的概念股中——首航節能(002665.SZ)、天壕環境(300332.SZ)、新三板公司中海陽,有兩家公司表現搶眼。在大盤高開后,首航節能和天壕環境分別大幅上揚了8.07%和6.16%。 然而,相
中國氣候條件影響光熱發電?
在國家能源局發出的通知中,CSP的優惠電價政策并沒有明確。
上述上海電氣的管理者就對記者表示,預計價格會定在1元到1.2元之間,“肯定要比光伏的電價0.9元左右高一些,但不會高出太多。”但另一部分CSP行業人士則指出,估計定價會在1.3元左右,“如果不是1.3元,項目確定虧本。”
但上述上海電氣的管理層說道,事實上一個CSP項目是否盈利,現階段要多方面考慮:有些小公司希望通過示范項目的獲得一次性將前期的貸款投入、設備安裝等都拿回來,這有些不現實。“而一些大公司在CSP項目上,研發、前期投入等可在未來進行分攤,加上還可考慮今后碳交易所獲得的收入,所以1元到1.2元的電價也是合理的。”
此外,行業內爭議的焦點還在于:中國的現有氣候條件是否適合光熱發電?前述CSP專家就稱,光熱發電不同于光伏,前者需要的是直射光,像10月8日這樣的陰雨天是完全不能發電的。國內西北部地區經常出現沙塵暴,空氣中會有灰塵,對直射光產生巨大影響,如果直射光占輻照比較低的話,轉化就不高。
通常情況下,較好條件的地區應該可以達到直射輻射(DNI)量不低于2000kWh/m2a,但國家能源局給出的是1600kWh/m2a,已經降低了要求。
上述上海電氣人士對記者分析,國內使用CSP的最佳地帶應該是青海格爾木和西藏拉薩等,但如西藏這一地區距離核心用電區域遠,地形結構不具備,二類發電地區如甘肅、內蒙古等地的條件是差一些,但短距離的上網、需求側都要比西藏好,所以能源局可能做過權衡,定了一個比2000小時更低的數據。
前述CSP專家則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認為目前東部地區肯定不像光伏那樣還可以發展分布式,CSP只適合在西部和北部等條件資源相對優越的區域來展開。而包括內蒙古、甘肅等地也并不一定適合發展CSP,“直射光不足加上當地本來建設的電站也不少了,都是制約條件。”
不過他也表示,國家可能會給出一個明確的電價上網政策,從而引導當地選擇合適的技術、成本,再根據項目的建設和使用情況來衡量是否要大規模發展該項目。
記者從西南證券的統計數據中看到,目前參與CSP項目的開發商并不少,有國電集團、大唐新能源、華電集團、華能集團、中電投、中廣核、首航節能、中海陽、神華等等,技術力量則來自于BrightSource、SolarReserve等海外企業。
2014年6月,SolarReserve攜手保利協鑫(03800.HK)在南非建設了兩座總輸出功率為150兆瓦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目前已經并網。時隔5個月后,上海電氣則與BrightSource簽署一項協議,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參與中電投子公司的135兆瓦聚光太陽能發電廠建設,作為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的一部分。
上述上海電氣管理層也透露,能源局的鼓勵政策,毋庸置疑是CSP業務向前推進的信號,而且諸多公司也希望獲得一杯羹,至于項目是否盈利、前期試探后會有什么結果,無從知曉。也有人士指出,部分企業即便是虧本,也會去爭取CSP示范項目的資格。
記者注意到,多家券商正在熱炒CSP概念。而概念股首航節能也在不遺余力地推廣自己的技術前景。該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將從10月開始連續三個月進行5期投資者大講堂,涉及該行業發展、核心投資技術交流及產業政策解讀等,公司期待資本市場認可CSP前景的急迫性可見一斑。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