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3MW的“大野光伏電站”位于廣島縣西部廿日市市山間(圖1)。
圖1:輸出功率為2.163MW的大野光伏電站位于廿日市市的山間(攝影:日經BP社) 廣島縣與日本中國電力集團成立的廣島可再生能源推進有限責任合伙企業(廣島市中區)是發電運營商。 該合伙企業由廣島縣、中國電力及中國電力的全資子公司Energia Soluti
圖6:電池板一直鋪設到道路和階梯邊緣 除了陡坡、路邊坡和道路等之外,
幾乎在所有地方都鋪設了太陽能電池板(攝影:日經BP社)
朝向正南和其他方向的電池板,其發電峰值時間和輸出功率是不同的。還會影響PCS的MPPT(最大功率點追蹤控制)。據稱10度的較小設置角度有助于緩和電池板方向造成的發電量之差。
關于設置角度和方向,Energia Solution & Service稱,如果將設置角度增加到20度等,是否朝著正南設置會大大影響發電量。反之,設置角度越小,越能緩和電池板方向造成的發電量之差。
是增加土地平整成本,將電池板全部朝南設置,從而使每張電池板的發電量最大化?還是盡量多設置電池板來增加整體發電量?此次的判斷是,較之于投入大量費用平整土地,把資金用到增加太陽能電池板上更能提高發電站的業務性。
太陽能電池板由東芝制造,PCS采用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TMEIC)的產品。其他6座發電站采用的是三菱電機的太陽能電池板。而PCS,7座光伏電站全部采用的是TMEIC產品。
作者:加藤伸一 來源:日經bp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