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集團因不堪債務重負破產重整,為其豪賭新能源付出巨大代價。
圖片來源:華蓋創意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保變電氣(600550.SH)在經歷了光伏領域大躍進的失利后,如今正全力回歸輸變電主業。但它的第二大股東天威集團,似乎正在失去一些回歸的機會。
今年3月份保變電氣實現摘帽,股票名稱從“天威保變”變成了“保變電氣”,原先大股東保定天威集團也從第一大股東,變成了第二大股東,這或許已經提前預示了天威集團的命運。
一個月后,保變電氣的前身“天威保變”發布重要事項公告稱,公司獲悉天威集團發布了《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2015年應付利息未按期付息的公告》,主要內容為:“天威集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1天威MTN2,債券代碼:1182127)應于2015年4月21日兌付利息,由于天威集團發生巨額虧損,未能按期兌付本年利息。”
天威集團前身為保定變壓器廠,2008年正式成為兵裝集團成員企業,在2013年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排名第八,擁有變壓器核心技術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然而這家綜合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在全國變壓器行業居第一位的公司,竟成為首家因債務違約破產重整的國企。
2014年,天威集團累計利潤總額虧損101.40億元,其中經營性利潤虧損11.38億元,主要來自于新能源產業,同時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準備83.41億元。天威集團表示,未能按期兌付利息原因系集團2014年度發生巨額虧損,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融資能力喪失,資金枯竭。
中投證券認為,在天威集團逾期付息事件后,央企剛兌金身已被打破,信用市場“正常化”正在加速,未來更多的信用風險事件需走完從“違約-維權-回收”三個完整的信用事件處理流程。在市場化和國企改革加速的背景下,企業屬性對信用品質影響下降是大勢所趨。
2015年9月,天威集團發布公告稱集團及旗下三家子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擬申請破產重整。此后不久,保變電氣便公告稱,天威集團及部分子公司擬申請破產重整對保變電氣生產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但天威集團持有保變電氣22.96%,約3.52億股股份的歸屬至今懸而未決。
此前6月,保變電氣曾收到通知,因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分行、寶鋼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與天威集團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等糾紛,天威集團持有公司股票3.52億股被輪候凍結。
作者:呂茵 來源:界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