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10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7504噸,環比回落29.2%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點:
一、10月份從臺灣進口多晶硅量為1071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14.3%,1-10月累計從臺灣進口8254噸,同比增加14.2%。2015年6月以前,從臺灣進口量占比基本維持在6-8%左右,從7月份開始,臺灣進口占比與日俱增,直到創下10月份的歷史新高14.3%,已經連續四個月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三大進口地區。實際超越美國并不足為奇,顯然是由于原來直接進口美國的多晶硅,現在進入中國市場受阻,繞道臺灣,加工后進入國內繼續沖擊市場。以10月份為例,從美國和臺灣進口總量為1604噸,這與加工貿易方式未封堵前單獨從美國進口的數量相差無幾,因此推斷從臺灣進口的多晶硅是從美國進入臺灣,經加工成鑄錠后再轉口至中國。轉口臺灣反規避現象日益顯著,嚴重削弱了“雙反”及“58號文件”的有效力,對國內多晶硅企業繼續造成沖擊,因此,封堵臺灣轉口漏洞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
二、10月份從韓國進口多晶硅量為3084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41.1%,環比減少37.5%,10月份從韓國進口量有所縮減主要是受韓國HKS在三季度的檢修影響。1-10月份累計自韓國進口多晶硅42125噸,占總進口量的42.7%,進口量同比去年大幅增加49.7%。韓國的主要出口企業OCI和韓國硅業(HankookSilicon)的稅率僅為2.4%和2.8%,反傾銷稅對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響,故韓國在2014年5月超過美國和德國,一躍成為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已經連續一年以上保持首位。1-10月份自韓國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14323噸,占自韓國進口總量的34.8%,雖占比不算最大,但由于其進口總量排首位,故自韓國加工貿易進口總量同樣位居第一,相比次之的德國加工貿易量尚高出0.5%。可見,從韓國進口無論是總量還是加工貿易量都強烈沖擊著國內多晶硅市場,因此對韓國傾銷進行復審應及時提上日程。
作者: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