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認為,電力過剩是相對于經濟發展的“相對過剩”,主要原因是電力需求超常減緩和供應的慣性增長,需求的超常減緩是主要方面,也是大勢所致。
作者:張旭東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專家稱電力相對過剩將貫穿“十三五”
“十三五”已經開局,電力過剩或成為貫穿“十三五”的問題。
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日前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發表文章判斷,電力相對過剩的態勢快速到來,將會加快壓縮煤電發展的空間。全局性的煤電問題必須考慮各種復雜因素的動態變化。現在每新建一座燃煤電廠,都必須從全局、長遠發展上考慮問題,采取慎之又慎的態度。
此外,在電力相對過剩的趨勢下,新能源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業已存在的棄風、棄光、棄水也要通過新的方案解決。
電力相對過剩趨勢明顯
在對“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趨勢作判斷時,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認為,從電力與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來看,電力過剩是相對于經濟發展的“相對過剩”。王志軒認為,電力“相對過剩”主要原因是電力需求超常減緩和供應的慣性增長,需求的超常減緩是主要方面,也是大勢所致。
電力過剩在2015年是不斷被提出并討論的問題。在去年底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介紹,預計2015年國家能源消費總量43億噸標煤,同比增長0.9%,是1998年以來最低增速,能源消費換擋減速趨勢明顯。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5%,普遍低于此前1%的預期。
電力消費增速放緩的同時,電力過剩也被提出來。努爾·白克力稱,“傳統能源產能過剩矛盾加劇。煤炭可能會面臨產能長期過剩的局面,電力過剩的苗頭也越來越明顯。”
在電力消費放緩的情況下,用電結構則比較合理。按照中電聯的數據,第二產業用電比重由2011年的75%下降到2014年的73.6%。2015年前三個季度進一步降低1.3個百分點,其中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比重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持續增長,201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3%,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但是在煤炭價格走低的情況下,火電投資開始適度抬頭,2015年新批火電項目甚至引起業內的擔憂,認為規模太大,逆勢而行。
對于電力過剩,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韓文科所長曾公開稱,從人均用電量角度而言,中國人均裝機和用電量相比歐美、日本都還處于較低水平,電力裝機仍然有發展空間。
作者:張旭東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