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市政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的鼓勵下,余姚市已有兩戶家庭的光伏電站分別于2014年11月、12月完成驗收并開始并網發電。
作者:方舟
來源:余姚新聞網-余姚日報
原標題:家庭光伏電站為何難以上屋頂?場地受限,回本時間有點長
在屋頂建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不僅綠色環保,用電免費,并入國家電網還能賺錢。2014年,在市政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的鼓勵下,余姚市已有兩戶家庭的光伏電站分別于2014年11月、12月完成驗收并開始并網發電。經過一年多的運行,這兩戶家庭的光伏電站發電情況如何?賣電收入是否滿意?記者近日作了一次調查。
發電量和收入與預期有差距
陸埠鎮姚先生家的光伏發電項目,是余姚市居民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實現并網發電的首例。他家的光伏電站投用后,首年發電量為5000多千瓦時,收入共計約5030元。這筆收入由政策補貼和賣電收入組成。電站產生的電量,政策補貼電價為每千瓦時0.52元(其中國家補貼0.42元、省補貼0.1元),賣給國家電網余姚供電公司電價為每千瓦時0.4元左右(其價格為市場價,有波動)。
姚先生家的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6千瓦,由32塊190瓦的多晶硅光伏板和2臺逆變器組成,總投資6萬元。從2014年11月并網到去年12月底,光伏電站累計發電5000多千瓦時,這與姚先生預計的6000多千瓦時有一定差距。
由于發電量與預期有差距,年總收入也就與預期有了落差。據姚先生前期預測,每年電站發電可獲得6000元收入,電站投入10年就可收回成本。但就實際情況來看,與預計的10年回本周期相比,回本時間可能要延長兩年。“畢竟太陽能發電和天氣也有關系,每年的情況肯定有所不同。”姚先生對此持樂觀態度。
“光伏電站運行總體穩定,就是逆變器偶爾會出現問題。發電量沒有達到預期,估計跟這個逆變器也有關系。”姚先生說,“逆變器停止工作就沒法向供電公司輸電,這幾天我正要向廠家反映這個情況,讓他們幫我處理好。希望以后不再‘遺漏’一度電。”
惡劣天氣不會影響電站正常運作
梨洲街道的曾先生于2014年10月底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站。曾先生家安裝的是功率為14.4千瓦的家庭光伏電站,占地面積96平方米,總投資9萬多元。從2014年12月并網到去年12月底,電站已發電10000多千瓦時,收入共計10000多元,這樣的收入基本在曾先生的意料之中。
曾先生的電站,可以通過網絡實時查看發電情況。“通過廠家給我的網址,登錄后就能看到自家電站的發電情況,而且系統里有各種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每月、每季度、每年的發電累計情況。”曾先生上網查看數據時總是很開心,“他們還把發電的電量轉換成一棵棵大樹,每當看到大樹又多了一棵,我就知道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光伏電站裝好之后,運行一直很穩定,即使遇到雨雪冰凍天氣,太陽能光伏板和逆變器都沒有出現問題。”去年超強臺風“燦鴻”來襲,曾先生擔心太陽能光伏板會受到損害,便咨詢了廠家。“廠家表示,只要我所在的地區不是臺風眼,就不會有問題。事實證明,我家的電站經受住了臺風的考驗。”
作者:方舟 來源:余姚新聞網-余姚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