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群馬縣北部的沼田市利根町四周,赤城山、皇海山等名山環繞,80%以上是山林。原來以高寒地蔬菜為主體的農業和林業繁榮,但近年來,當地的人口一直在加速減少。
作者:金子憲治
來源:日經bp社
原標題:蕎麥與光伏共享陽光!沼田百萬光伏電站藤架上設萬張電池板
地處群馬縣北部的沼田市利根町四周,赤城山、皇海山等名山環繞,80%以上是山林。原來以高寒地蔬菜為主體的農業和林業繁榮,但近年來,當地的人口一直在加速減少。
利根町的砥山地區是二戰后開拓的,曾經有10戶農家在此經營奶業,之后,蔬菜、蘋果種植逐漸興旺。但因為后繼無人和老齡化,農戶數量現在已經減少到6家,棄耕地越來越多。據稱隨之野生動物對于農業的危害也與日俱增,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這種情況下,總部設在沼田市利根町的椎坂建設公司,租借當地的4ha棄耕地,開展了蕎麥種植與光伏發電兼顧的“太陽能共享”業務。如果太陽能共享能夠步入正軌,使農戶的收入增加,將能夠為農田再生和培養接班人作出貢獻。該公司擁有優秀的坡面和土木施工技術,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光伏發電的建設并涉足農業領域,對其經營的多元化也有利。
2015年7月31日,輸出功率約1.1MW的“沼田市利根町光伏電站”開始發電,幾乎同時,在太陽能電池板的下面播下了蕎麥種子(圖1)。
圖1:2015年7月底在太陽能電池板的下面播下了蕎麥種子(攝影:椎坂建設)
“藤架式百萬光伏電站”發電并種植蕎麥 2013年3月,隨著日本農林水產省發布“關于推廣太陽能共享的方針”,各地積極建設了營農型光伏電站,但輸出功率超過1MW的大規模太陽能共享項目還不多見。
太陽能共享是指在高處設置的太陽能電池板下面種植農作物。對為安裝架臺而要在地面固定支柱的基礎部分的農田,要作臨時轉用。但需要滿足因發電設備遮擋而造成的農作物減收要小于20%的條件。反過來說就是,售電收入若能超過農業減收的20%,該土地就能增加收入。
目前日本建設的太陽能共享大致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在農田上等間距設置支柱,以一定的間隔固定類似于藤架的小型太陽能電池板。另一類是在可動式架臺上固定陣列(電池板的設置單位),可隨太陽改變設置角度的跟蹤式架臺系統。“沼田市利根町光伏電站”采用了“藤架式”。兩種方式都是1根支柱支撐多張電池板,距離地面有足夠的高度,因此可以保證種植農作物的空間。
“沼田市利根町光伏電站”由日本亞洲集團旗下的JAG國際能源(東京都千代田區)承擔施工管理(CM)業務。設計、采購及施工(EPC)服務由佐田建設(前橋市)負責,架臺和電氣設備的設計施工由E-TOP(東京都千代田區)負責。太陽能電池板為日能興產制造,逆變器(PCS)為田淵電機制造(圖2)。
圖2:JAG國際能源負責施工管理,佐田建設負責EPC(攝影:日經BP社)
作者:金子憲治 來源:日經bp社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