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牽手蘋果公司建設光伏電站項目之后,中環股份再次布局光伏產業。
國電科環退出光伏產業 與中環股份的合作,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國電科環徹底退出光伏制造產業。年報顯示,2015年國電科環虧損額由2014年的3.93億元擴增至46.4億元,增加約1079.4%。
對于虧損原因,國電科環表示,虧損主要來自太陽能電池業務以及終止太陽能業務的虧損。2015年,由于生產訂單不足、光伏行業整體低迷、光伏產品及服務行業的競爭加劇,企業考慮到自身技術落后、競爭力不足、投入太大、電價下調、企業的經營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戰略等因素,決定終止太陽能產品及服務分部的所有經營業務。
自上市以來,國電科環就陷入利潤連續下滑的情況。2011至2014年,國電科環收入分別為187億元、218億元、254億元及256億元,呈逐年增長態勢,但股東應占凈利分別為8.41億元、6.93億元、5.57億元及-3.93億元。2015年,虧損額則進一步擴大至-46.4億元。
事實上,在2015年11月,國電科環就發出盈利預警,稱受生產線使用率低、生產成本高及市場擴張困難等影響,旗下子公司國電光伏面臨經營及財務挑戰。為此,國電科環決定從2015年開始清盤光伏資產,將大部分光伏電站等資產掛牌出售。2015年末,國電科環公告稱,將關閉年產能為180兆瓦的晶硅電池生產線、年產能為400兆瓦的組件生產線及年產為60兆瓦的6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公司。
光伏行業專家趙玉文對記者表示,與同行業光伏相比,國電科環的光伏產業技術相對落后,并且公司進入光伏行業的時間較晚,因此無論從技術還是市場經驗方面看,其實都并無太大優勢,光伏板塊已經嚴重拖累了公司業績,成為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此時選擇退出光伏產業,猶如斷臂止血,利于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國電科環方面也表示,2016年將計劃調整優化資產結構,退出不具備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和項目,一方面清理沒有效益的項目和業務,集中優勢力量做優做精核心業務;一方面加快推進優質風電項目開發進度,加大火電、運營類項目前期工作力度,擴大綠色電站總承包和合同能源管理業務規模。
目前的光伏行業整體仍然低迷,國電科環放棄光伏行業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更擅長的節能、環保領域,未來或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
作者:查道坤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