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最新消息,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于日前通過了一項非立法性決議,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不對等的“價格承諾”
除了沒有起到遏制傾銷的作用外,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瓦克與中方達成的“價格承諾”,和中國光伏與歐盟間達成光伏產品”價格承諾“也存在嚴重的不平等。
2014年1月24日,商務部公布了對自歐盟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裁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存在傾銷,中國多晶硅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不過,由于彼時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案也是以“價格承諾”的方式終結,因此,“當時可能是出于戰術性的考慮,在多晶硅反傾銷案要姿態對等,所以最終也采取了 價格承諾 方式終結!鄙鲜鲋槿耸肯蛴浾叻治。
“但即便如此,雙方的價格承諾本身卻不對等!霸撝槿耸肯蛴浾呓榻B,”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自德國進口多晶硅量累計進口102177噸,同比增長26.7%。今年4月,中國自德國進口多晶硅量創歷史新高,環比大幅增加了24.8%達到3667噸,占4月份總進口量的33.7%。這說明,在最低價格承諾的背景下,來自德國的多晶硅進口量不減反增。“
”但相比之下,受制于中歐間達成的光伏價格承諾,2014年,中國對歐盟15國的出口額卻下降至27.0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5.92%!霸谏鲜鲋槿耸靠磥,“歐盟和中國光伏企業簽訂的 價格承諾 非常嚴格苛刻,設定價格基準后,在市場價格下滑的這幾年,中方申請調整價格基準卻非常麻煩,0.57歐/瓦的限價讓中國企業完全喪失了價格優勢,失去了很多客戶。除了價格和配額方面的限制以外,還附加了其他諸多條件,比如歐盟要求中國企業若改變生產地,必須向歐盟報備,并繼續嚴格執行價格承諾等。這使得大多數光伏企業對歐出口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國內多晶硅企業認為,糾正歐盟多晶硅的不公平傾銷行為不會引起國內市場的供應緊張或價格上漲。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片總產量為 41吉瓦;中國多晶硅有效產能共計19萬噸,實際產量為17萬噸。僅國內多晶硅實際產量就足以滿足近40吉瓦電池片的原料需求。2015年,來自馬來西亞、挪威、日本和沙特等非反傾銷國的進口多晶硅總計超過3萬噸?紤]到國內產能通過進一步技改仍會繼續提升(2015年通過技改增加產能3.5萬噸),未來國內多晶硅市場供大于求的整體格局仍將持續。
可以肯定的是,國內多晶硅產業從未停止過技術進步和提高自身競爭優勢的腳步。近年來,國內各主要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工藝優化,在成本和質量方面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進一步提高了國產多晶硅的綜合競爭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行業平均綜合電耗已由幾年前的180千瓦時/公斤降至80千瓦時/公斤以下,還原電耗由120千瓦時/公斤降至60千瓦時/公斤以下。部分先進企業的綜合電耗和還原電耗已分別降至60千瓦時/公斤和40千瓦時/公斤以下,已處于全球最領先的水平。另一方面,硅烷流化床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推進。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估計2016年僅中國多晶硅產量將超過2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45吉瓦晶體硅電池組件的用料需求,不會出現供應緊張價格波動。
作者:于南 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