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又將召開年度股東大會,除了投票決定董事人選、年報、審計師,以及回購、增發股票的一般授權等常規事項,可以想見,對于停牌和接受調查已有一年的漢能,股東們的心中還有更多疑問等待解開。
作者:秦偉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停牌一年:漢能何處去?
5月20日,有人告白,有人卻可能因備受關注而又要頭痛。
去年的這一天,香港上市的薄膜太陽能公司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下稱“漢能”)因股價在半小時內遭遇腰斬而引發市場關注。在香港,九龍香格里拉酒店的股東大會現場,該公司高管對于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無法做出解釋。在北京,同一時間,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河君正忙于主持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的落成儀式,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時,李河君剛剛做完10分鐘的演講。
短短半小時不到,漢能股價急速下跌逾40%,緊急停牌時股價已經較開盤價大挫47%。8天后,香港證監會破例發布聲明,確認正對漢能進行調查。2個月后,已經處于停牌狀態的漢能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至今調查仍在進行。
一年后,同樣的時間,在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所在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東門,一棟寫字樓四樓的會議室內,漢能又將召開年度股東大會,除了投票決定董事人選、年報、審計師,以及回購、增發股票的一般授權等常規事項,可以想見,對于停牌和接受調查已有一年的漢能,股東們的心中還有更多疑問等待解開。
償債高峰迫近
毫無疑問,香港證監會的調查和上市公司長時間停牌,令漢能元氣大傷。
香港證監會開始調查后,漢能2015年年初分別與內蒙古滿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等三大第三方客戶簽訂的股權認購協議至今已相繼失效,失去累計可能高達275億港元的資金。
另一方面,削減關聯交易以及商譽調整導致漢能2015年收入銳減,業績由大幅盈利轉瞬變為巨虧122.33億港元,業務重組過程中裁員約2000人。
而同一時期,漢能曾經的大客戶也是唯一客戶——母公司漢能控股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去年7、8月份時,整個集團也開始大幅裁員。“當時總部是有裁員分解指標的,差不多少了1/3到一半的人。”漢能控股的前員工A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稱。
另一名漢能控股的前員工B也對本報表示,裁員的規模差不多在50%,一些原本有20多人的小部門在裁員后僅剩下1-2名員工。“剛出事那幾天,內部還沒有太大反應,因為很多人都是在業務口上,還不知道情況到底有多差,到去年8月時,報銷款都沒錢發了。”
然而此前,針對媒體的關注和報道,2015年5月21日漢能控股在其一份聲明中堅稱,“集團目前經營正常,各項業務運轉良好,資金狀況良好,沒有任何一筆貸款逾期。”近期,李河君對媒體表示,沒有負債哪來的危機?這樣的表態又讓外界頗為費解。
漢能控股究竟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況下?
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漢能控股對外提供的2015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該公司流動負債為146.01億元(人民幣,下同),長期借款為245.37億元,長期應付款為157.34億元,公司負債合計553.72億元;相對于期末761.57億元的資產總額,公司負債率約為72.71%。
另外,記者獲得的一份時間顯示為2014年6月末的漢能控股內部借款明細表顯示,若當時的還款期限不發生變化,漢能控股今年所面臨的償款壓力不小。今年4月至11月間,漢能控股將有5筆長期應付款到期,合計金額約人民幣74.3億元,其中4筆均以金安橋水電站資產的股權作為擔保,僅6月就有3筆共57.94億元到期。
當然,除了以金融機構為借款對象的長、短期借款項目,漢能控股在其長期應付款科目還列明了其對各大光伏基地所在地地方政府融資、建設平臺的負債,其中包括成都西航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5.7616億元、禹城市財政局7.8億元、長興經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5.8億元、海口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2.7億元等主要項目。不過,這些長期欠款項目并未列明償還期限。
作者:秦偉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