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風、棄光,能否在權宜之策中得到緩解?專家呼吁,消納可再生能源,亟待將任務分解到各省份,還要盡快建立有效的可再生能源配額機制
棄風棄光愈演愈烈 甘肅棄風棄光加劇現象并不孤立。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風電棄風率達到15%,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棄風最嚴重的年份,而2016年一季度棄風率繼續攀升至26%。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2015年的棄風電量合計約350億千瓦時,直接經濟損失約180億元,這意味著全年的棄風損失幾乎抵消了2015年全年風電新增裝機的社會經濟效益。
光伏項目的棄光現象也在惡化。甘肅、新疆兩地是全國棄光最嚴重的省份,這兩地2016年一季度棄光率分別達到39%和52%,明顯高于2015年底的31%和26%。
《通知》中劃定的地區,是在2015年發生顯著棄風、棄光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其中涉及風電的有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北三省份(新疆、甘肅、寧夏)以及華北三省份(內蒙古、河北、山西);涉及光伏項目的包含了上述九省份,并增加了西北地區的青海和陜西。
以西北五省份為例,這些地方電力消納能力對比東部經濟發達省份來說十分有限,但風、光資源卻十分豐富。一位業內專家表示,風電、光伏發展過程中,這些地區的政府更多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作為投資項目看待,單純注重招商引資,并未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進行合理預測和安排,于是項目上馬規模大、速度快,最終消納成為難題。
截至2015年底,西北電網總裝機容量1.9億千瓦,其中風電、光伏裝機為5616萬千瓦,占總裝機比例的29.5%,是全國新能源裝機規模最大的區域電網。但2015年全年,西北新能源棄電電量207.5億千瓦時,其中棄風率30.58%、棄光率17.58%。而同期全國的平均棄風、棄光率約為15%和12%。2016年前五個月,西北五省份棄風、棄光的比例進一步上升,分別達到了39.6%和22.2%。
即便面臨如此嚴峻的消納形式,西北地區的風電、光伏新增裝機仍在延續。財新記者了解到,甘肅省在2016年即將并網的風電、光伏在建項目或將達到100萬千瓦。
6月3日,在陜西西安召開的西北電力市場建設工作研討會上,西北電網公司交易中心主任陳天恩表示:公司預測,到2016年年底,西北五省份新能源棄電約400億千瓦時,將比2015年翻1倍。
中國電力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大型新能源開發企業,其2015年財報顯示,公司風電板塊利潤較上年減少了0.54億元,主要原因是受西北區域限電的影響,售電量減少了5.5億千瓦時。
中國電力新能源在甘肅擁有超過10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占企業裝機總量超過40%。2015年該企業在甘肅省的七個風電項目中有四個項目年利用小時數為1040小時左右,一個項目年利用小時數為1195小時,均遠遠低于《通知》中規定的甘肅風電最低保障年利用小時數1800小時的標準。
作者:范若虹 來源:財新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