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攻堅時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最后窗口期,要實現既定目標,只能走低碳發展之路,別無選擇。
應對能源革命面臨挑戰能源互聯網是方法集合
記者:要想進一步深化能源革命,解決現存的一些問題,我們還應該采取哪些舉措?
秦海巖:發展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全球大勢,是我國推進能源革命的大政方針,是我國實現巴黎氣候大會自主減排承諾的基礎,也是徹底解決霧霾等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間,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攻堅時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最后窗口期,我們要實現既定目標,就只能走低碳發展之路,別無選擇。
對于過去較為封閉保守,壁壘深厚的能源行業,更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進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變革和提升,更需要依托互聯網為新興企業逆襲寡頭提供機遇。能源互聯網是塑造下一代智能電力系統的技術支撐。其在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運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已取得很好的進展。簡而言之,能源互聯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解決能源革命所面臨挑戰的方法集合。
雖然我國風電發展已取得了突出成績,但展望“十三五”目標依然任重道遠。大力發展風電,是促進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的重要途徑。同時,風電涉及眾多關聯產業,對社會經濟帶動作用明顯,發展風電能夠快速有效地擴大內需、消化產能、提振經濟,促進我國經濟邁上新一級臺階。為此,我國需要進一步提高風電開發規模,優化產業布局。
作者:張棟鈞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