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公司的定增和債券發行大多集中在去年,且數額不小。而今年以來,包括定增和發債在內的直接融資企業數目依然很大,這或許與去年秋季之后光伏市場的火爆不無關系,各家公司都在加大電站投入及生產基地建設規模。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這些公司紛紛改變了初衷?
原來,部分地面或者屋頂電站項目因限電原因無法實施,而有的企業前期也準備不足,甚至企業本身的經營計劃發生變更、客戶經營變化也較大等原因,都造成了募投方向的重大調整。
愛康科技就在解釋終止甘肅酒泉項目時說,“(其)立項后,酒泉地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棄光限電問題,公司認為2016年酒泉地區限電形勢依然嚴峻、預計甘肅酒泉項目建成后短期內無法實現預期收益。”
隆基股份也曾指出,其銀川隆基2GW單晶硅片項目的實施方式“由新建廠房變更為使用西安隆基、無錫隆基現有廠房”;同時,由于切片機選型的調整,將原采購的“124臺”切片機購置計劃變為采購“94臺”新型切片機,一輪定向募資下來,拿到了19.2億元的資金凈額,尚未使用的募資金額在2015年年底還有6.17億元。
而對于補充流動資金方面,質疑也同樣存在。
此前,京運通在已擁有1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的情況下還要進行5.12億元的補充流動資金,與隆基股份的情況如出一轍。2015年7月,隆基股份通過了將部分閑置資金用于理財投資的議案,但公司依然在新一輪再融資申請中稱自己的流動資金不足,要進行補充,“2015年1-9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為-6.1397億元,公司流動資金缺口較大。雖然公司通過采取加快資金周轉、利用銀行貸款融資、融資租賃以及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融資等一系列措施補充流動資金,但流動資金緊張的狀況未得到根本緩解。”
對于上述現象,京運通解釋道:募投項目的投入是陸續進行的,工程付款有一定周期性,為了盡可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陸續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公司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均為30天~103天的短期產品,將暫時閑置的部分募投資金進行現金管理能夠獲得一定的投資效益,不會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正常實施,不存在變相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行為。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進行企業擴大再生產、投入新的電站項目無可厚非,這也是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一位基金從業者表示,在融資方面證監會正在從嚴管理,企業本身也應嚴格控制資金的流向。
一位上市企業負責人則對記者說,好的項目會毫不猶豫去做融資,但融資來的錢也是沉甸甸的,“這方面我們比較謹慎。”
有媒體報道稱,近期證監會官員在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指出,企業再融資募集所得資金不鼓勵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并需詳細披露募集資金的實際投向。
作者:晨雨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