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大同采煤沉陷區光伏示范基地文學采訪活動舉行,來自大同各縣區以及省市各電力系統的文學愛好者見證了這個全省最大采煤沉陷區的華麗轉變。據介紹,6月28日,作為全國首座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基地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正式并網發電。
原標題:托起明天的“太陽”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任志霞
8月13日,大同采煤沉陷區光伏示范基地文學采訪活動舉行,來自大同各縣區以及省市各電力系統的文學愛好者見證了這個全省最大采煤沉陷區的華麗轉變。據介紹,6月28日,作為全國首座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基地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正式并網發電。該基地關鍵設備均選用了達到或超過領跑者技術指標的先進產品,并先后實施了22項“示范+新技術應用”項目,其中220千伏預制艙式模塊化匯集站為國內首創。
采煤區煤企轉型發展以及采煤沉陷區的治理成為了各區域政府、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大同光伏領跑基地的發展無疑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創新模式】大同謀篇布局領跑光伏發電
規劃從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時間建設30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8月的大同,風輕云淡,駛過一片片綿延的山丘,快要到達左云縣曹家溝時,只見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整齊排列,在朝陽的映射下熠熠生輝;一座座模塊化預制艙式變電站矗立在光伏陣列中,通過條條“銀線”將清潔能源輸向遠方。這里,便是國家能源局啟動的首個光伏發電領跑示范基地——大同市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
大同,一個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在長時期、大規模的煤炭開采中,形成了1687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區。從2013年起,該市開始謀劃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整合采煤沉陷區土地、電網等發展要素,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基地。規劃從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時間建設30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國家電網大同供電公司綜合服務三班主任張堯介紹,基地一期規劃光伏電源100萬千瓦,分兩個主要片區建設:左云縣店灣-水窯片區50萬千瓦光伏電力匯集升壓后送入大同南京莊220千伏變電站,南郊區高山-云岡片區50萬千瓦光伏電力匯集升壓后送入大同北郊220千伏變電站,實現全額并網消納。配套送出工程共建設線路3條、總長84千米,擴建220千伏間隔4個,投資約1.65億元。此外,該基地一期工程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共建設10萬千瓦光伏電站7座、5萬千瓦光伏電站6座、220千伏匯集站2座、110千伏匯集站8座。一期工程建成投運后,年均上網電量可達13.8億千瓦時。
2015年6月,該基地成功獲批。2015年9月,基地一期工程破土動工。今年6月28日,這個號稱全國首座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基地的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正式并網發電。
“全國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大同,現在國家能源局的這個批復,對于大同從一次化石能源開采向可持續清潔能源發展轉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贝笸邪l改委副主任王明生介紹說,為了實現打造“光伏新技術示范地、領跑技術實踐地、先進技術聚集地”的目標,大同市在基地建設過程中,采用了22項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在已并網的100萬千瓦項目中,所選用的組件均達到或超過領跑者技術指標要求。其中,單晶硅組件轉換率有621MW達到17%以上,多晶硅組件轉換率有379MW達到16.5%以上。各企業的逆變器均采用國內一線品牌,以華為、陽光電源、上能電氣3家逆變器廠家為主,設備選用量占裝機規模的90%以上,部分項目選用的集散式新型逆變器已達到最大效率99%的技術要求。
【緊隨其后】山西采煤沉陷區發展光伏成新趨勢
建設全國第一個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具有很強的行業帶動效應,關系到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
采煤沉陷區一般是煤炭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我省煤炭企業多,如今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隨著在采煤沉陷區發展光伏產業成為煤企轉型發展的新路徑,采煤沉陷區發展光伏也將成新趨勢。
記者了解到,根據我國“十三五”光伏規劃意見稿,“十三五”期間將建設12.4GW光伏典型示范基地,其中重點建設的基地包括山西大同(300萬千瓦)、山西陽泉(220萬千瓦)。去年6月,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區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并且還同意今后每年實行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將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實施。同時,未來在政府財政支持和采購中,也將優先使用領跑者企業所開發的技術及生產的產品。
這無疑是一大利好政策。有專家表示,在采煤沉陷區建設光伏基地不但可支撐“光伏領跑者計劃”實施、帶動光伏產業技術進步,促進地區能源結構改善、增加清潔能源輸送與消納比例,還可實現采煤沉陷區產業化綜合治理、解決離地農民生活問題與生態環境治理難題,并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意義重大。
國家電網大同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周國華深有感觸地說:“建設全國第一個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具有很強的行業帶動效應,關系到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彼M一步介紹說,基地為主要設備制造企業、參建企業提供了大平臺、大窗口,制造企業爭先在基地展示自己的先進設備和研究成果,用項目宣傳自己的產品等。基地建設還帶動了高效組件、逆變器整體設備水平的提高,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惠。在大同市基地管理辦法中,開發協議規定每年給項目所在村20KW發電量的純收益。此外,生態建設的人工費用、修剪費用、電池板清洗費用等,每年都可給涉地農民帶來一定的收入。
另外,建設光伏示范基地還將發展光伏發電、新能源與治理采煤沉陷區相結合,對于探索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資源型城市能源發展方式轉變也有推動作用。
作者:任志霞 來源: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