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多方了解到,對于光伏扶貧而言,村級電站模式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政策所鼓勵倡導的主要模式。
原標題:“十三五”主推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光伏扶貧電站要做良心工程
來源:光伏們
作者:Morumo
近日,從多方了解到,對于光伏扶貧而言,村級電站模式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政策所鼓勵倡導的主要模式。
8月19日,由中國改革報社《能源發展》周刊主辦,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發改委協辦,北京國發智慧能源研究院、光伏們聯合承辦的中國(內蒙古)高峰產業發展論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期舉行。國務院扶貧辦、呼和浩特市等相關領導以及若干業內知名企業近400人參與了此次論壇。
期間,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許健民表示,“對于光伏扶貧而言,目前總體的政策趨向是支持以村級電站為主要建設模式,來布局‘十三五’光伏扶貧工作。同時,原則上對各省報送上來的村級電站計劃不設指標的限制,但是首先各個省要制定相應的規劃,通過省發改委、省扶貧辦把相應的規劃報送上來,并且不能夠把已建成的電站硬往扶貧上靠,來套取扶貧資金,這是違法的。”
此前,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表示,目前,中國12萬8000個貧困村的一半適合搞村級電站。收益分配方式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為主,資產收益分配權交給村里,基層矛盾交給基層。
與此同時,據悉,某省能源局、山西臨汾市扶貧局等相關扶貧負責人士亦表示未來將大力倡導村級電站扶貧模式。
那么為什么政府層面首要倡導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呢?許健民認為基于以下四個理由:
其一、對于時下而言,村級電站規模一般在100-300KW左右,符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大力支持和倡導的分布式光伏發展政策。
其二、對于村級電站相對而言電網接入的要求較低,而 “十二五”農村電網改造之后,對于200-300KW左右光伏電站的接入的基礎配套基本能夠解決。同時,“十三五”農村電網改造過程中,國家電網也明顯承諾,對發展光伏扶貧的貧困村,對電網的改造給予優先支持,電站建好后要及時對電站進行并網發電。
其三、村級建站的建設規模普遍比較小,特別是在南方一些山區因為土地資源相對匱乏,平整土地比較少,相對來說建設用地的落實比較容易。
其四、很重要的原因是村級電站扶貧模式切合黨的建設。全國在推進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即發現村級集體組織的收入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村級電站的建設實際上給貧困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模式。據諸多地方的實踐經驗,可喜的看到,在村集體組織下,以土地入股、集體資產入股的方式建設的村級電站,能夠形成利益分享、利益共瞻的共贏模式。村級別的經濟有了收入,村集體組織在村民中的形象和威信就有了,就能夠更好的整合資源,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奔小康。所以在這一輪脫貧攻堅的過程終,如何有效的增加村集體的收入,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點,也是是否能夠脫貧的一個重要考核依據。目前即把村級電站、光伏電站的建設作為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也可以有效的解決目前很多地方村級經濟收入為零的這樣一個困境。
總體而言,發展村級光伏電站是新能源發展和扶貧開發精準結合的重要方式,既能保證貧困村,貧困戶獲得發電收益,又能合理利用閑置的土地,也能夠有效的帶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同時通過購買企業服務的方式,還可以解決電站運營的問題。
作者:Morumo 來源:光伏們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