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跑部錢進”來說,通過一條龍造假獲得國家巨額補貼就容易多了。自2009年起,國家住建部、財政部等兩部委下發多份關于可再生能源建筑補貼文件后,各地紛紛啟動了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縣、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的申報工作。
補貼資金缺乏監督
有數據可查的是,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項目有386個,示范城市47個,示范縣98個。“應該說覆蓋了我們國家大部分的地區,所有的省市都有,一個省市示范市(縣)有多有少,但是覆蓋種類應該說是非常全面了。”住建部科技與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梁俊曾公開表示。
他曾表示,可再生能源應用的量也會進一步提高,以后就此成為一個常態化的要求,它不是一定要通過財政資金來進行獎勵、激勵這么一個過程。“就像要把墻體保溫做得很好一樣,把門窗保溫隔熱做得很好一樣,可再生能源建筑領域也同樣作為一種必備的設施跟建筑一體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住建部印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驗收評估辦法》對可再生能源建筑項目驗收、資金使用等都做了明確規定。其中,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會同財政主管部門組織對申請驗收評估的示范市縣進行驗收審核,出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驗收評估報告并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同時,住建部會同財政部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的驗收評估情況進行復核,必要時進行抽查,并對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省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能力建設情況進行核查。
安塞縣等申報示范項目則暴露了監管的空白。材料顯示,2012年上半年,張恩愷獲得1800萬元資金后僅為安塞縣高家峁村90戶農戶免費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同年3月,弘安辰華公司按照縣里的要求,出資約70萬元在李家灣村建設一個太陽能陽光大棚。
國家批復的文件上顯示,安塞縣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原申報公共建筑面積為55.8萬平方米,但陜西高院判決書顯示,經核實實際公共建筑面積為19.6萬平方米,55.8萬平方米的數字完全是捏造的。在專家評審會上,李現輝則通過其他人向專家打了招呼。
在合谷縣申報示范項目上,合谷縣獲得的1200萬元補助隨后進入了一個叫世豐集團的公司。在當地規劃局局長的協調下,世豐集團支付了祖宇鵬300萬元的咨詢費。“讓世豐集團給政府幫個忙,先給祖宇鵬拿300萬元,縣政府隨后給他解決。”這是當地規劃局局長對世豐集團董事長的表態。
2016年上半年,祖宇鵬、李現輝等人以詐騙罪被陜西省高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緩刑。
作者: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