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盟連續兩次對中國鋼鐵產品采取貿易行動,分別實施稅率為18.4%-22.5%、19.7%-22.1%的最終反傾銷措施,并在8月4日的裁決中首次采取追溯征稅措施。
歐盟調整傾銷標準
事實上,即使第15條失效,歐盟等國家仍然有辦法實現和“替代國”方法類似的效果。
北京時間7月21日,歐盟和阿根廷的生物柴油案在日內瓦二審開庭。
自2013年11月28日開始,歐盟對來自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的進口生物柴油征收每噸245歐元的反傾銷稅,為期五年。
當年12月19日,阿根廷向WTO起訴,認為歐盟關于進口生物柴油的反傾銷調查措施違反了WTO的規則, 導致阿根廷每年16億美元的銷售損失。
今年3月,WTO專家組認為歐盟基本反傾銷規章沒有違反WTO規則,但是歐盟未能按照WTO規則所要求的那樣采用原產國的生產成本構成計算生物柴油的正常價值,而是以國際水平的價格替代了購買大豆的平均實際價格;歐盟有關傾銷和對歐盟國內產業損害的決定在某些方面違反了WTO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和反傾銷協定。
歐盟認為,專家組的裁定中,生產成本的確定、進口產品正常價值的計算以及對阿根廷生物柴油的反傾銷稅三方面存在問題,因而提起上訴,希望能夠扳回一局,以便能夠繼續這一做法。而其他國家也已經開始采取類似歐盟做法。
“在取消第15條下的‘替代國’方法是大勢所趨的背景下,歐盟現在很看重的是成本調整做法,也就是不管被調查方是否承認為市場經濟體,也不管是否有第15條這樣的特殊條款,只要調查機關認為被調查企業的生產成本是扭曲的,或者說被政府干預而壓低成本,歐盟就可以不使用被調查企業的成本,而使用非扭曲的虛擬成本,例如國際市場上的原材料價格。這樣,從而間接地實現‘替代國’方法的效果。”任清表示,歐盟已經對阿根廷、俄羅斯、印尼等國家使用過成本調整做法,也是針對第15條失效后對中國留的后手。
因此,這次歐盟對阿根廷的生物柴油反傾銷調查案的上訴,將意味著歐盟的做法能否繼續通行。
歐盟欲征收更高反傾銷稅
7月20日的討論一致認為,歐委會必須保證歐洲在履行WTO框架內的國際義務時,擁有可以應對當前產能過剩狀況的貿易保護工具。
為此,歐委會呼吁成員國迅速通過2013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提高歐盟貿易保護工具現代化水平的議案。歐委會稱,該議案有助于加速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同時授權歐委會在某些情況下征收高額關稅。歐洲議會已經通過了該預案的初審。歐盟成員國被敦促在歐洲理事會層面迅速通過這項議案。
在反傾銷案件中,歐盟目前執行的是“從低征稅規則”,即以傾銷幅度和損害幅度中的低者作為確定反傾銷稅依據的做法。這一規則限制了對傾銷產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
“歐洲的反傾銷稅平均水平低于50%,而美國則遠遠超過了200%。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美國國內鋼鐵價格的上漲。” 惠譽信用評級機構的高級主管彼得·阿奇博爾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此前,歐委會提出的“鋼鐵計劃”草案中就提出,征收更高的反傾銷稅以及一個在面臨不公平進口時更快的懲罰性關稅系統。
歐盟貿易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施特倫表示,“產能過剩的現狀,尤其是鋼鐵行業,說明我們需要有效的貿易保障工具來維護公平貿易和應對市場扭曲。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正視新經濟情況,在需要的時候有更有效的措施可以使用。”
歐委會主席容克曾經表示,在歐盟內部,由于情緒問題,鋼鐵產能過剩和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已經聯系在一起。
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人最主要的關切是鋼鐵行業受到沖擊、引發失業。2015年,歐盟GDP的1.3%來自鋼鐵行業,32.8萬人在鋼鐵行業工作。
今年3月,歐委會發布《鋼鐵行業:維護歐洲可持續就業與經濟增長》的政策文件,認為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估計為3.5億噸,幾乎是歐盟年產量的兩倍,并將歐元區內鋼鐵行業不景氣的責任歸咎于中國等第三國鋼鐵產能過剩。
不過,在歐委會的“歐洲鋼鐵計劃”草案中,這個數字一降再降,從4億噸到3.5億噸,再到3.25億噸。
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2月底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當前的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周期性現象,根源是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需求下降,與履行第15條義務沒有任何關系。
默克爾在訪華時表示,歐委會已經認清了自己的義務,正在努力提出解決方案。
作者:李艷潔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