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社會生產生活諸多要素的基礎,“互聯網+”則讓能源各種類、各環節之間告別孤立、割裂狀態,互聯互通。在世界經濟轉型升級需要新的突破口與增長點的背景下,能源科技革命蓄勢待發,能源互聯網成為加速能源科技革命的助推器。
途徑是“兩個結合”
在杜祥琬看來,能源互聯網要想接地氣,首先就要使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網絡相結合,即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
傳統智能電網的概念是集中式的,隨著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電網應運而生。智能電網是一種自上而下的供能方式,它是電網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一個結合,是能源與互聯網的主干和資源配置中心。
杜祥琬強調,集中式智能電網仍然需要,但也一定要注重發展分布式的低碳能源網絡,它可以與大電網進行相互補充。
“長期以來,我國都是集中式的電網,但隨著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的發展,家家戶戶都可以成為能源的生產者和使用者。”杜祥琬表示,這些分布式電源可以構成獨立運行的微網,構成一個社區、一個單位或者村鎮的能源網絡,利用智能感知技術和大數據來進行高效管理,構成新型能源網絡,使低碳化、智能化能夠落地。
除了集中式電網與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相結合之外,杜祥琬表示,能源互聯網還應該注重橫向的多能互補與縱向的源、網、荷、儲、用等環節的優化結合。
“橫向的多能互補就是可以把可再生能源中的核能、火電、天然氣聯網相互補充,甚至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管理,把電網和供熱網、供冷網、水網、氣象網連接起來,使得效率有更多提高的空間!倍畔殓f。比如把能源的供給側和負荷側及儲能統一起來,提供多樣化的電能服務,提高綜合的效率。
“如果說Internet是一個信息互聯的網絡,能源互聯網就是一個利用Internet為重塑能源服務的物理網絡。因為能源互聯網有眾多先進的傳感器、控制軟件、大數據技術,它們把能源的生產端、傳輸端、消費端數以億計的設備、機器、系統連接起來,形成能源互聯網這樣一種物聯的基礎!倍畔殓硎,能源互聯網是能源革命的一種體現,它是把新的能源技術、新的用能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集合在一起,發展能源互聯網的目的在于建設高效、安全、低碳、經濟、共享可持續的現代化的能源體系。
“‘三化’‘兩結合’聽起來可能有點高大上,但干起來卻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事,它需要各級政府做好頂層設計,需要很多企業和單位廣泛參與,甚至每一個家庭都可以作出貢獻。”杜祥琬最后表示,“能源互聯網不是擺在那兒看的東西,而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受惠,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新的能源、新的管理模式帶來的效益!
作者:李惠鈺 來源:中國科學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