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傳統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一場將改變人類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這場革命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以低碳和可再生為特征的新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讓能源產業向高效、清潔、智能化方式轉變。由中國首倡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很好地契合了這一時代主題。
原標題:全球能源互聯網志在高遠 混合能源是關鍵技術
來源:《能源評論》
作者:劉吉臻
面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傳統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一場將改變人類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這場革命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以低碳和可再生為特征的新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讓能源產業向高效、清潔、智能化方式轉變。由中國首倡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很好地契合了這一時代主題。
風能、太陽能資源,也和水能、化石能源一樣,分布并不均衡,例如在我國,80%以上的風能、太陽能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而70%以上電力需求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因此同樣需要大范圍資源配置技術。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為優化全球新能源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徑,也是新能源時代全球能源配置的必然選擇。
此外,局部電力系統難以滿足平抑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出力隨機波動性的需求,只有以大電網為平臺,大范圍內實現多種能源類型電源的優化控制,才能利用不同地域之間的時區差、季節差、資源稟賦差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實現全系統的電能實時平衡。從系統論的角度看,全球配置也是最優選擇。
因此,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一經提出,很快獲得了多方支持與認同。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中國倡議一周年之際,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便已經邁向了戰略實施、共同行動階段。
未來,隨著新能源并網比例不斷提高,電力系統既要面對隨機波動的負荷需求,還要面對不確定的電源輸入,這就要求其結構形態、運行控制方式以及規劃建設與管理等方面都要進行革命性升級。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實現的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改進,目前龐大的電力系統已經是最復雜的人造系統工程,其革新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漸演化。因此,實現以新能源為主導的全球能源互聯網,需要一個較長的過渡時期。
作者:劉吉臻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