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彤說,“以前在和光伏行業溝通時,我們講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講的我們也聽不懂,就是典型的雞同鴨講。不過,慢慢的接觸多了,相互的了解多了,就越來越好了!
楊彤 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楊彤說,“以前在和光伏行業溝通時,我們講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講的我們也聽不懂,就是典型的雞同鴨講。不過,慢慢的接觸多了,相互的了解多了,就越來越好了。”
建筑,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因地制宜、風格迥異的藝術風格,代表著不同地區的獨特的歷史文明。
光伏,一個新興產業,憑著技術的進步和創新迅速應用開來,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績。
可是,當這兩者開始結合,對立和沖突也不期而來。
在光電建筑專家、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楊彤看來,建筑和光伏的真正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個過程。
“我一直建議,搞光伏的人一定要懂建筑,因為應用在建筑上,必然要懂建筑的基本規律,尤其是建筑的安全要求!睏钔f,如果不按建筑的規則,隨意的把光伏系統建在建筑上,就會存在很多隱患。
他認為,這是分布式光伏應用于建筑時存在問題較多的地方。因為光伏企業對建筑不了解,容易按光伏自身的行業特點而非建筑的角度去理解光伏與建筑的結合。
而另一方面,在屋頂電站建成驗收時,電力部門也只管驗收接入方面,建設質量與施工則歸施工單位自己驗收。不像地面電站的驗收,基本上會按電力系統的規范體系來執行,包括電站的設計施工、運營、調試等。
據楊彤介紹,在2013年11月1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 50300-2013)中,也把建筑工程節能分部工程、可再生能源子分部工程中的分項工程,放在了建筑節能工程項下的可再生能源子工程里,因此其地位很低,建筑行業對其也重視不足。
不僅如此,在不少的分布式項目建設中,建筑和光伏雙方也都不太重視也不太了解對方的相關技術和規范。加上目前分布式光伏建筑應用的技術標準不夠完善,使得設計、施工、驗收的依據也不夠充分。
“不過,現在比以前好多了!睏钔f,“以前在和光伏行業溝通時,我們講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講的我們也聽不懂,就是典型的雞同鴨講。不過,慢慢的接觸多了,相互的了解多了,就越來越好了!
作者:王布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