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有色集團(以下簡稱“陜西有色”)總投資210億元的多晶硅項目,按計劃本應于2013年前建成投產。但近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該項目曾被擱置三年,截至今年11月仍在建設當中,何時竣工仍是未知數。
天宏多晶硅項目位于榆林市榆佳工業園內,而榆佳工業園主要占地為佳縣王家砭鎮和上高寨鎮。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鎮正是榆林佳縣打火店林場所在地,而天宏多晶硅項目所占用的土地正好是打火店林場。
“這里80%的土地,以前都是打火店林場,林場主要以松樹、柳樹、楊樹為主,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此處屬于半沙漠地區,建林場難度大,需要不間斷的人工護理。”王家砭鎮村民陳榮(化名)指著天宏多晶硅項目所在地向記者表示,雖然打火店林場曾經花費了村民很大的心血,但還是在村民的反對聲中于2011年被砍伐了。
在砍伐打火店林場的時候,村民曾經要求政府部門出示有關林業部門的審批手續,但是并沒有得到回復。陳榮稱,由于當時反對較為激烈,天宏多晶硅項目方曾口頭承諾,在項目建成之后將優先解決當地的勞動力以及大學生就業。
然而,在征地完成之后,項目卻突然停了。陳榮向記者表示,看著數千畝的土地被浪費,在2014年,有村民承包了1000畝左右的土地種植玉米,剩余1000余畝仍然撂荒,直到2015年6月,該項目才重新啟動。
那么,天宏多晶硅項目在2012年動工之時,究竟有沒有獲得核準審批,之后的突然停工是不是因為手續問題?
為此,記者致函陜西有色,但是截至發稿前,并沒有得到回復。隨后記者從榆林市國土局獲悉,在2012年6月1日,陜西有色通過旗下子公司獲得一塊工業用地,共計153.33公頃(約2300畝),交易價為8832萬元。
然而,榆林市林業部門卻沒有相關記錄。一位工作人員稱,該項目涉及林地超過2000畝,審批應該在國家林業局。
記者在陜西省林業廳查到了關于天宏多晶硅項目的林業審批手續。2014年9月24日,國家林業局同意天宏多晶硅項目占用佳縣國有林地153.33公頃。也就是說,在2014年9月24日之前,天宏多晶硅項目并無林業手續,涉嫌毀林。
“對于涉及林地的項目,一定是先獲得林地審批手續,隨后才能辦理土地等其他手續。”陜西省一位國土部門官員表示,如果審批手續倒置,那么就涉嫌違規。
另外,記者還從陜西省環保廳查閱到,天宏多晶硅項目獲得環評手續是在2014年7月16日,早于國家林業局審批手續兩個月。
項目前景有待檢驗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天宏多晶硅項目擱置三年,除了審批手續存在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資金不足。
正因如此,在項目停擺之后,陜西有色一直在尋找合作者。2014年2月,陜西有色與全球領先太陽能公司REC(可再生能源集團)旗下公司REC硅材料公司(RECSilicon)簽署戰略協議,成立新業務,聯合運作天宏多晶硅項目。
根據當初雙方簽訂的協議,陜西有色應于今年3月與8月向RECSilicon支付總金額1.98億美元的預付款,以獲得技術使用權。RECSilicon表示這筆預付款有望償付2014年的債務,提高公司財務穩定性。未來三年中,RECSilicon需出資2.44億美元收購合資企業49%的股份;于此同時,陜西有色則應支付2.54億美元獲取51%的股份。
但是,截至目前,天宏多晶硅項目并沒有投產,對于具體竣工時間,由于沒有陜西有色方面的回應,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從2006年下半年起,源于太陽能行業高利潤驅動,國內掀起了一波建設多晶硅項目的高潮,促使多晶硅企業遍地開花。”有光伏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據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多晶硅有效產能共計19萬噸,實際產量為16.9萬噸,國內太陽能電池片總產量為41GW。
也就是說,僅國內現有多晶硅產能就足以滿足近40GW電池片的原料需求。如果在未來產能持續增加,勢必會形成產能過剩。
另外該分析師亦稱,近幾年多晶硅產業在幾乎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苦苦維持,即使天宏多晶硅項目能夠在2017年底建成投產,是否能夠盈利,還有待于市場檢驗。
作者:王金龍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