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能源產業尤其是光伏產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我省著力打造的七大新興產業集群中有著先發優勢。這得益于總部位于保定的英利和位于邢臺寧晉的晶龍的分別發力。
三、順應趨勢,發力分布式開發
因為看好分布式光伏發電,業界人士紛紛用“風口”“爆發”等詞匯來形容這一領域的發展態勢。
1月17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其中提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規模達到110吉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吉瓦、光伏電站45吉瓦、光熱發電5吉瓦。
“這顯示出光伏應用市場正在沿著一條從大到小的道路前行。”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丁濤介紹,國家規劃中,光伏電站45吉瓦的目標已近完成,而且大規模建設地面電站也受制于土地資源緊缺的影響,未來發展空間不大。相反,以小單元布局的分布式光伏市場將蓬勃發展。
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的一系列規劃中,一個重要思路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更加強調就近消納、就近利用,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就具備這一優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不占用土地資源,可以避免遠程傳輸帶來的損耗,其發電量曲線圖和工業用電峰谷相匹配,有利于智能電網、局域微網建設。
在劉丁濤看來,曾經限制分布式發展的一些瓶頸制約也在被逐步打破。融資方面,分布式光伏市場已經成為資本追逐的一個新領域。并網方面,隨著電改的推進,電網公司的盈利模式將發生改變,其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的積極性將會隨之提高。環境方面,霧霾倒逼之下,推動新能源開發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靳保芳也看好分布式光伏市場的發展。他表示,晶龍2017年持有的電站裝機總量達1吉瓦,其中分布式電站不低于200兆瓦。同時,晶龍還將積極嘗試與探索分布式光伏與其他領域的結合,如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等。
把握光伏市場開發呈現“從大到小”的趨勢,英利集團則謀劃推進城市分布式,來實現從小到集中的開發思路,以集中連片的開發思路來改變分布式項目單體體量小的劣勢。據劉丁濤介紹,集團已就此成立了指揮部,并希望以此來支撐“新英利”的發展,推動企業向城市的能源智慧管理和運營商角色轉變。
當分布式光伏市場成為業界熱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河北企業如何繼續領跑?
靳保芳表示,晶龍已為此做好準備。他介紹,晶龍擁有太陽能硅片、電池、組件和系統研發中心,能夠保證為分布式電站提供最優化的系統設計。其高品質的組件及電站配套設備,能保證分布式電站具備更好的品質、更好的電站性能表現。優秀的工程及技術團隊,可以保證分布式電站有更快的響應和更好的服務。頂尖的電站業務戰略合作伙伴,則可以保證分布式電站能夠一直使用新技術、新產品。
而英利則在國內第一家打出了系統集成品牌“因能”。劉丁濤介紹,分布式光伏系統有點類似電腦,可以自購配件組裝,也可以購買品牌機。當前,分布式光伏開發市場上魚龍混雜,在此情況之下,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自身定位為系統集成商,希望將“因能”品牌做大叫響。
“我們希望能用高質量的組件、高質量的施工、高質量的售后服務來樹立行業標桿。”劉丁濤說,推動城市分布式項目開發,英利的項目組已經在國內12個省份的80多個重點城市展開調研,并將在保定等城市率先探索。
作者:董立龍 來源:河北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