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世民向記者透露,一些在去年搶裝潮期間建成的光伏電站出現了多方面的質量問題。如個別電站設計不規范,施工質量差,系統抗風等能力差。另外,還有組件容量不足,衰減過快,背板材料不達標,逆變器等產品質量問題。然而,目前電站開發商對這一問題卻沒有足夠重視,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傷害。
原標題:“光伏火熱”背后暗藏隱憂
來源:中國電力報-中國電力新聞網
作者:楊鯤鵬
部分光伏電站存在質量隱患
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世民向記者透露,一些在去年搶裝潮期間建成的光伏電站出現了多方面的質量問題。如個別電站設計不規范,施工質量差,系統抗風等能力差。另外,還有組件容量不足,衰減過快,背板材料不達標,逆變器等產品質量問題。然而,目前電站開發商對這一問題卻沒有足夠重視,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傷害。
“行業內目前確實存在著組件轉換效率不高的現象。”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我們發現很多光伏電站的組件在用了3年到5年后轉換效率就開始急劇衰減,有的還出現了10%的背板開裂等嚴重的電站質量問題。”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此前對國內32個省市、容量3.3吉瓦的425個包括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所用設備進行檢測調查,結果顯示建成3年以上的電站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問題。其中包括缺陷水平較高、串并聯損失嚴重、質保不能得到保障、差異化質量問題等。
“最近幾年,我國光伏行業投資過熱,再加上投資門檻較低,導致產能爆發,很多電站開發商為了追求投資的成本,使用大量質量較差的組件。”杜邦電子與通訊事業部大中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使用質量得不到保障的光伏組件將導致電站開發商在未來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這個壓力會在5~10年后顯現出來。”如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國內各路資本紛紛進軍光伏電站領域,隨著補貼的逐步下調,2017年上半年光伏可能又將會迎來一個發展高潮期,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將會加快行業內的優勝劣汰,鑒于光伏電站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建設時期資金投入巨大并且回收期長,只有光伏電站質量有了保障,后續的收益率才有保障,這樣才有利于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那么該如何保證光伏電站的建設質量呢?李世民告訴記者,解決電站質量問題當然是要規范市場,從設計,施工等方面入手加強管理,質量監管部門應該對市場銷售的組件,如逆變器等產品主動抽檢,定期發布或曝光不合格產品和企業信息,相關社團也應該積極組織評選,向社會推薦優質產品和企業。
促進生產企業的質量和品牌意識和售后服務。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國電力報-中國電力新聞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