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前,在市區注冊的光伏應用企業,在市區范圍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居民家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自并網發電之日起,在國家、省補政策基礎上按所發電量再分別補助0.2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連續補貼3年。各縣(市)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
作者:徐朝暉
來源:金華日報
原標題:金華市光伏發電獲政府派發紅利
在金華市,光伏發電的又一個春天正在到來。
根據最新出臺的《金華市加快光伏應用實施方案》,2018年12月31日前,在市區注冊的光伏應用企業,在市區范圍內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和居民家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自并網發電之日起,在國家、省補政策基礎上按所發電量再分別補助0.2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連續補貼3年。各縣(市)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
近年來,金華市堅持市場化運作,以培育市場主體為主線,通過全額購買、“光伏貸”借款、屋頂租賃、“企業+農戶”等建設模式,破解居民光伏發電的后顧之憂。同時針對蘭溪、婺城等低收入困難農戶出臺“初裝補助+度電補貼”專項扶持政策,啟動第一批婺城區4個較為貧困的鄉鎮試點,創新下放并網職能,全面推開“光伏養老+理財”,居民光伏發電出現井噴式發展。2015年全省新增光伏銷售訂單中,金華市占據七成左右份額,到2016年底全市全年累計并網居民光伏已達8044戶,總容量約40兆瓦,位居全省第一。
在新的補助政策推動下,金華市瞄準更高的目標: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兆瓦以上。其中,建設居民光伏11萬戶,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300兆瓦以上,企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200兆瓦以上,農(漁)光互補、地面電站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500兆瓦以上。
光伏養老:打開一片天
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項目偏少、覆蓋面窄、保障水平低的狀況,2015年金華市以農村為居民光伏推廣的主戰場,創造性地提出了“光伏養老”新概念,一舉打破多年來居民光伏發電徘徊不前的瓶頸。
農民只要有自家屋頂,投資數萬元就能建成一個微型光伏電站,不僅可以免費用電,還能通過將富余電量并網賣給國家電網的形式獲得穩定收入。據一般測算,5~7年就能收回投資,平均每戶每年收益可達投資額的12%~20%,按30年運行年限計算,投資回報率超過300%。
家庭分布式光伏不必占用大片的土地,可自家屋頂就近安裝,可以自發自用,也可以余電上網,不僅增加用戶收入,還拓展了綠色能源的來源,可謂利國利民。
金華市多管齊下,巧打“光伏養老”“光伏理財”牌,解決農民要不要建的問題;推出分類套餐,解決資金夠不夠的問題;推動審批提速,解決并網煩不煩的問題;提供全程保障,解決收益穩不穩的問題。觀念一變天地寬,要我裝變成了我要裝,一時間家庭光伏發電在我市如火如荼。
趁熱打鐵,實施方案要求在有條件的區域大力開展“光伏村”“光伏鎮”建設,大力推進居民光伏應用。一是結合建筑節能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在下鄉移民工程、城中村改造、新農村建設、優質小區屋頂積極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二是選擇生態功能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限制開發區等區域,采取政府補助、企業優惠、農戶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廣農村居民屋頂光伏應用。
作者:徐朝暉 來源:金華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