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來自包括印度在內的57個國家的代表在北京出席了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之為“歷史性”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啟動會議。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主要著眼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成為與世界銀行比肩的多邊金融機構。▲2012年7月30日,印度北部包
太陽能產業崛起
近期,莫迪政府批準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太陽能產業計劃,內容包括承諾2022年底將印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提升至175吉瓦,其中太陽能裝機容量提升至100吉瓦,并在未來七年里吸引100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的造價和融資成本降低,太陽能開發成本也逐步下降,吸引了更多投資者。據估算,2019年,印度可以實現太陽能和常規能源之間電網平價。
▲當地時間2016年5月18日,印度比阿斯,裝機量11.5MW的世界最大屋頂太陽能光伏電站揭幕。
從地理上看, 印度十分適合發展太陽能發電。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太陽輻射高,印度平均每年有約300個晴天,潛在的太陽能發電量為5000兆千瓦。
前不久,印度以2.97盧比每千瓦時的低價簽訂了一項在中央邦建造裝機容量為750兆瓦發電廠的合同,這預示著印度的能源政策正在悄然轉向。說不定有一天,印度太陽能發電能夠比化石能源發電成本更低。
艱巨的挑戰
盡管印度希望增加太陽能產業的投入,但現實中仍面臨重重挑戰。由于印度最大的太陽能發電項目所在邦聲稱無法按照此前招標合同價格向發電企業購買電力,導致該項目陷入了僵局。
據報道,印度數家國內和外國清潔能源公司已拖欠數月的工資。當更多風險出現在投資者面前時,印度宏大的綠色能源計劃可能會受到影響。
印度可再生能源投資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其落后的公共配電設施,這被認為是想要完成莫迪政府的太陽能發電能力目標和氣候應對承諾的最大阻力之一。
▲印度總理莫迪希望通過建造龐大的太陽能公園推動印度從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
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3月,印度國有的電力公司累積虧損達到3.84萬億盧比。這表明印度的配電系統無論在傳統還是可再生能源方面均無法提供滿足預期需求的穩定電力,也無法吸引到更多的客戶。
想要扭轉這一局勢,首先需要完成發電方式和電力分配這兩個主要領域的轉型。印度經濟發展迅速,需要擺脫對煤炭的嚴重依賴,為其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穩定電力,因此保持太陽能發電行業良性發展至關重要。有了亞投行的助力,相信印度太陽能產業發展將蒸蒸日上。
本文作者Deepa Nair為印度自由商業記者,曾為《印度商業線報》撰寫商業和金融類文章,內容涉及金融、保險、教育和醫療等話題。此外,她還在Bajaj Alliang 保險公司擔任通訊顧問。
作者:Deepa Nair 來源:中印對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