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五”能源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制造強國戰略,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我省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能源發展宏觀環境總體有利。面向未來,我省能源發展既面臨厚植發展優勢、調整優化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交織的嚴峻挑戰。我們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趨利避害、主動作為,著力突破瓶頸制約、補齊發展短板,努力把我省能源發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一)有利因素。
1.能源消費需求剛性增長。我國調結構轉方式積極推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省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工業用能穩步增長,交通、建筑用能快速增長,人均用能保持較快增長。
2.能源產業發展條件較好。資源條件優勢明顯,煤、水資源兼備。區位條件優越,地處長江經濟帶承上啟下、承東啟西位置,坐擁華東能源消費市場。電網堅強智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較強。能源通道完善,水運、鐵路運輸通暢,超高壓、特高壓輸電通道齊備。能源產業基礎深厚,骨干企業實力較強。
3.能源政策帶來新的機遇。國家出臺支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鼓勵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熱電聯產和能源清潔替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煤電一體化建設、熱電產業發展、擴大光伏應用等營造了良好環境。深入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和大氣污染防治,為改善農村電力基礎設施、擴大天然氣應用、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供了難得機遇。
4.能源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國家和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推進簡政放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入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等重點領域改革和能源市場建設,回歸能源商品屬性,拓寬社會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渠道,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二)面臨挑戰。
1.傳統能源發展受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需求增長減速換擋,煤炭產能過剩,供求關系失衡,煤電裝機階段性過剩初步顯現,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持續下降。煤炭市場化深入推進,我省煤炭埋藏深、賦存條件差、開采成本高,省內市場受外來煤炭擠壓,煤炭企業經營困難。國家實行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我省煤電建設規模有限。
2.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煤炭開采形成大量沉陷區,破壞耕地和地下水資源,影響生態環境。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存在粗放使用,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污染大氣環境,霧霾已經成為大眾身心健康的重大危害和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勢在必行。
3.能源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受能源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等因素影響,我省煤炭占能源生產、消費比重較高。2015年,煤炭占全省能源生產的96%左右,煤炭消費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8個百分點。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必須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高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作者: 來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