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布式光伏在全國很多區域呈現出火爆的狀態,而這里面卻并不包括首都北京。事實上,北京既有發展分布式光伏的意愿,在資源、政策上也有非常好的條件。那么為什么帝都的分布式光伏并沒有火起來呢? 資源多VS項目少 在8月11日召開的2017年北京市能源互聯網融合發展論壇暨北京分布式光伏資源項目潛力發布對接會上
錢不是問題
除了在開發流程上遇到了一些問題,包括北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整個分布式光伏市場還必須面對資金的問題。
“融資難,必須要有抵押進行融資。如果實現不了融資的話,下一步你想發展擴大完全沒有可能。”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彭澎說。
目前分布式能源得到了普遍的金融服務,分布式光伏融資的困難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據悉,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的裝機達到7.1GW,總體融資總量350億,也就是說已經有許多的金融機構開始為分布式光伏提供服務。
“從2014年僅有一到兩家金融機構提供支持到2017年分布式光伏項目得到了普遍的金融服務,350億的金融規模絕對不是一兩家可以做到的。”北京君陽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彭立斌在會上指出。
2015年之后,事實上有很多的金融手段已經融入到這個領域中,除了銀行的信貸、融資租賃,現在還有綠色基金、綠色債券,保險以及資產證券化等也有案例。其中銀行的項目貸主要針對光伏發電行業發放,融資租賃的直租針對于分布式光伏設備類的租賃,不含安裝部分。其他主要以現金流作為還款的來源,此外融資的比例、對于售電的抵押、質押權的抵押都一樣,不同之處在于銀行的項目貸比較長10年,融資租賃只到6年。
銀行資金很難在建設期投放,而融資租賃可以幫助在建設期得到資金支持。
“如果分布式光伏得到更多金融機構的支持,其實里面有幾個方面不容忽視。第一,質量標準的建立;第二,保險介入。怎么樣能夠幫助銀行做風險對沖,所以綠色保險在這個里面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北京東潤清能基金有限公的總經理楊寧如此建議。
作者:李帥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