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河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50萬千瓦

    2017-10-11 09:10:58 太陽能發電網
      《河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提出爭取到2020年我省可再生能源新增直接投資達到750億元。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省規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480萬千瓦,總投資約330億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50萬千瓦,新增太陽能熱利用面積4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80
      《河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提出爭取到2020年我省可再生能源新增直接投資達到750億元。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省規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480萬千瓦,總投資約330億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50萬千瓦,新增太陽能熱利用面積4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80億元;新增生物發電裝機容量23萬千瓦,固體燃料16萬噸,總投資約50億元;新增地熱開發量8200萬平方米,地熱總投資約90億元。
      
      據了解,太陽能發電、太陽能熱利用在能源生產過程中不排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而且可顯著減少各類化石能源消耗,同時降低煤炭開采的生態破壞和燃煤發電的水資源消耗。綜合計算,預計到2020年,我省各類可再生能源利用每年可節約2139萬噸標準煤,相當于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06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26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11萬噸,年節約用水約1億立方米,環境效益顯著。

    原文如下:
      
    河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前  言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應用成本快速下降,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許多國家推進能源轉型的核心內容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措施。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省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轉型、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為順應能源發展新形勢,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我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節能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更好地滿足我省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編制了《河南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涵蓋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水能,規劃期為2016~2020年。
      一、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我省立足于可再生資源狀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各項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著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實施了一批可再生能源重點工程和示范項目,初步建立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體系,為“十三五”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截至“十二五”末,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192萬千瓦,累計達到227萬千瓦,占全省發電總裝機的3.3%,非化石能源年利用量達1350萬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5.88%,較“十一五”末提升了2個百分點。
      1、風能:初具規模、跨越發展。以豫西、豫南等資源豐富的地區為重點,通過以點帶面,初步形成了以三門峽、平頂山、南陽等區域為中心的山地風電基地,并逐漸向周邊地區輻射。平原低風速風電開始起步,首個5萬千瓦示范項目建成投產。截至“十二五”末,風電裝機規模120萬千瓦,年平均增長89.8%。
      2、太陽能:從無到有、創新高效。結合全省太陽能資源條件及產業特點,積極探索光伏發電與農業、養殖業、生態治理等融合發展,建成了內黃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大棚125兆瓦光伏電站,對推動“光伏+”發展新模式、促進高效農業生產方式升級發揮了引領和示范作用。太陽能熱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建成了一批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截至“十二五”末,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5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達1800萬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增長12.5%。
      3、生物質能:梯級利用、多點并舉。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形式多樣,門類齊全,涵蓋有農林生物質發電、生活垃圾發電、燃料乙醇、沼氣(生物天然氣)、固體成型燃料和生物柴油產品,建成國家車用生物燃料實驗室,打通纖維素乙醇-氣-電聯產工藝,纖維乙醇產業化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省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達到57萬千瓦,年平均增長13.7%;實行全省封閉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燃料乙醇年產量達到80萬噸,建成國內首個醇-氣-電聯產裝置;戶用沼氣和大中型沼氣工程分別達到427萬戶和5900處。
      4、地熱能:摸底勘查、示范先行。完成了重點地區的地熱能資源勘查工作,在鄭州、洛陽、南陽、濮陽等地建成了一批地熱集中供暖示范項目。截至“十二五”末,利用地源熱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地熱供暖制冷初具規模。

    表1  “十二五”末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
      
      (二)資源條件
      1、風能資源
      我省屬于風能資源可利用Ⅳ類地區,風電可開發資源總體條件一般,而且區域分布不均。全省風資源較好的五個區域分別為:(1)豫西北黃河兩岸臺塬地區;(2)豫北太行山與平原過渡地帶;(3)南陽盆地與平頂山隘口區;(4)豫西南伏牛山區;(5)豫南大別山區。其中,伏牛山東部余脈為我省風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年平均風速在5.2~7.1米/秒之間;伏牛山西南部和大別山區域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年平均風速在5.7~7.0米/秒之間;風能資源相對一般區域主要以太行山和沿黃平原區域為主,年平均風速在5.4~6.0米/秒之間。
      隨著我國風機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我省平原區100米高度及以上年平均風速在4.8~5.5米/秒之間風能資源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利用。
      2、太陽能資源
      我省太陽能資源屬于III類地區。年平均太陽總輻射在4300~5000兆焦/平方米之間,多年平均光伏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在900~1100小時。從全省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的區域分布看,基本上表現為北多南少,隨緯度的變化較為顯著,隨經度的變化不明顯,集中表現為豫中黃河沿岸的較多區,南陽盆地和大別山南部山區的較少區。
      以年平均太陽總輻射4800兆焦/平方米線為界,經過沈丘、西平、寶豐、盧氏把河南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此線以北有三個相對高值區:一是豫東北的南樂縣、濮陽縣,年平均太陽總輻射在4900兆焦/平方米以上;二是中部沿黃地區的焦作、洛陽、鄭州、開封、新鄉等地;三是豫東的虞城附近。此線以南有2個相對低值區,年平均太陽總輻射在4600兆焦/平方米以下:一是南陽盆地的西南部,淅川、內鄉、鄧州一帶;二是駐馬店的東北部、信陽大別山區的南部。
      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主要以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為建設區域,根據目前我省及各地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按照各地區自然地貌條件、未利用地規模和項目建設可行性,同時考慮環境保護、林業種植及風景旅游區規劃等限制因素,我省集中式電站發展空間有限。
      分布式光伏主要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架設。我省人口眾多、城鎮稠密,政府機關、居民住宅及公共建筑屋頂面積巨大,還有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等眾多屋頂資源。考慮現有技術水平和屋頂承載力要求等條件,全省分布式光伏可開發量約為400萬千瓦,其中公共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量約為200萬千瓦,產業集聚區及工礦企業廠房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量約為150萬千瓦,居民住宅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量約為50萬千瓦。
      3、生物質資源
      我省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食品工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小麥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畜禽飼養量位居全國前列,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城市生活垃圾和工業有機廢棄物等有機質資源豐富。
      2015年,全省共產生各類秸稈理論資源量為10150萬噸,可收集量為8200萬噸。秸稈資源以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和薯類、油菜秸稈為主,理論資源量分別為4390萬噸、4050萬噸、400萬噸、85萬噸、535萬噸、150萬噸和330萬噸、120萬噸,其他類秸稈理論資源量為80萬噸,其中小麥、玉米秸稈分別占秸稈理論資源量總量的43.3%和40.0%。秸稈類型呈地域一致性,全省有16個地市秸稈產生類型以小麥、玉米秸稈為主。2015年,河南省各類秸稈綜合利用量6970萬噸,利用率達到85%,其中,秸稈肥料化利用3328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2011萬噸,秸稈燃料化利用423.15萬噸。燃料化利用量僅占全部秸稈可收集量的5%,挖潛空間較大,為河南省農林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資源基礎。
      河南省人口基數大,生活垃圾產生量大,現有城鎮生活垃圾清運范圍主要覆蓋到市、縣以及周邊大的鄉鎮。2015年,河南省城鎮生活垃圾清運量約900萬噸/年,其中省轄市市區清運量較為集中,超過1000噸/日的有5個省轄市,另有8個省轄市城鎮生活垃圾日清運量均超過600噸。隨著我省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覆蓋城鄉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逐步建立,預計“十三五”垃圾清運量會有較大規模提升,垃圾焚燒發電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4、地熱能資源
      我省處于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境內蘊藏有豐富的地熱能資源。
      我省淺層地溫能資源豐富,適宜進行地源熱泵(地下水、地埋管換熱方式)開發利用的面積達到10.9萬平方公里,占我省總面積的65.32%。淺層地溫能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及西部、南部的山間盆地區域。其中,地下水換熱方式適宜區主要分布在東部黃河沖積平原、沙河沖積平原及濟源、洛陽、三門峽、南陽盆地的中心部位,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占地源熱泵(較)適宜區總面積的32.59%,占全省總面積的21.4%。除了西部、西南部的基巖山區及洛陽城區淺部地層以卵石為主的區域外,均適宜地埋管換熱方式。
      中深層地熱可采資源主要分布于沉積盆地,隆起山地呈帶(點)狀分布。沉積盆地型地熱資源分布規律為新生界在東明斷陷、開封凹陷的鄭州以東地段、菏澤凸起的范縣至臺前一帶,熱水資源豐富;其次,在濟源至開封凹陷的西段及靈三斷陷盆地一帶,熱水資源較豐富;其它地區可采資源一般;在永城一帶,熱水資源貧乏。構造型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我省西部隆起的基巖山區,地表一般以溫泉的形式出露。
      (三)面臨形勢
      “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大氣污染防治進入攻堅階段,對能源供給保障及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發展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機遇:
      1、可再生能源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逐步實施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和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不斷加大發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可再生能源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2、我省能源結構轉型需求迫切。我省是煤電大省,“十二五”末,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6%,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僅為5.88%,能源結構亟待轉型。加之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對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3、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強。“十三五”期間,我國風電和太陽能開發重心從“三北”向中東部高負荷省份轉移,以分布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我省電網網架堅強,負荷水平較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較強。
      4、可再生能源與科技創新相融合。可再生能源行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能源供給形式不斷創新,分布式能源快速發展。微電網、智慧能源、“互聯網+”、能源梯級利用、多能互補、儲能技術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開發利用模式。
      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挑戰:
      1、資源稟賦一般。我省風能資源屬于Ⅳ類地區、太陽能屬于Ⅲ類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稟賦一般,部分平原低風速區域需采用高塔筒、大葉片低風速風機以及高效組件才具備開發價值。
      2、生態環境制約性因素較多。我省土地資源十分寶貴,多數未利用地為宜林地,屬于生態脆弱區,環境保護任務較重,適宜風電、光伏發電大規模集中建設的未利用地資源有限。
      3、對補貼依賴度仍然較高。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成本相對傳統能源仍較高,對上網電價的財政補貼依賴性較大。國家補貼政策變化較快,并已推進補貼退坡機制,容易出現周期性投資波動。
      綜合判斷,隨著我省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大氣污染治理日益重視,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減少碳排放、帶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可再生能源也將成為我省能源增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經濟性、管理體制和土地匱乏仍是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因素,需盡快建立適應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和高效利用的體制機制,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從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轉變。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充分利用我省可再生能源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按照扎實穩妥、適度有序的發展思路,始終嚴守生態紅線,積極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完善體制機制,著力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可再生能源布局優化和提質增效,推動多種能源形式互補綜合利用,推動能源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并進,努力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把握規劃、國土、生態、林業、環保等政策規定,科學確定開發規模、項目選址和建設時序,促進可再生能源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集約高效,綠色發展。推動多種能源形式綜合互補,加快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開發利用,鼓勵分布式能源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生態建設、能源轉型緊密結合。
      突出重點,示范帶動。統籌規劃布局,注重示范帶動,以已經開展的風電基地、光伏領跑者基地為依托,扎實推進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總結積累經驗,穩妥有序發展。
      創新驅動,激發活力。堅持科技創新,大力推動先進技術和產品應用。堅持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良性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體系。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展達到如下目標:一是全省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以上;二是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454萬千瓦左右;三是可再生能源供熱和民用燃料替代化石能源1184萬噸標準煤左右。

    表2  “十三五”時期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主要指標
       


    作者: 來源:河南省能源局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黄色一级毛片网站|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国语对白嫖老妇胖老太|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黄色一级毛片看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公交车上性配合享受视频|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男女做羞羞的事漫画|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色av|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 猫咪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北岛玲|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我| 色宅男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看**一级**多毛片|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试看三分钟|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高清在线看 | 色综合久久伊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小屁孩cao大人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