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17中國光伏大會暨展覽會在北京啟幕,就在此前的16日,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經選舉連任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
在技術成本持續降低和市場空前活躍的雙重因素疊加下,中國穩居全球光伏應用和產能大國——支撐了全球光伏需求的半壁江山以及太陽能電池產能的60%。在全球光伏發展中,
從太湖游到太平洋
記者:光伏平價已經成為全球化趨勢,中國光伏“走出去”是否還存在價格優勢?
高紀凡: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光伏增長引領者,現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實現上網電價在3美分—5美分之間,為什么價格可以這么低?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比如中東、拉美的光照條件非常好、棄風限電少、利用小時數高、貸款利率較低、非技術成本很低。
光伏電站建設周期短,中國光伏電站的非技術成本目前還比較高,如何降低非技術成本,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一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在沒有能執行到位的政策支撐下,不能盲目快速追求光伏平價上網,這可能會削弱中國光伏在全球的競爭力。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光伏制造既是亮點又是痛點?
高紀凡:多年前,中國光伏技術、裝備、原材料全部在國外,幾乎無法參與世界競爭。近年來,我國光伏產能擴張迅猛,新增裝機容量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會不會重蹈“雙反”覆轍?
“淘汰領先者”是過去30年間光伏行業發展的一個特點,這是因為光伏產業技術進步特別快。有人說,在光伏大洗牌過程中,很多中國企業倒下,其實國外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德國、美國的一些企業,有的甚至虧損幾十個億。
整個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場全世界范圍內的淘汰賽,這并不是中國的痛點,而是一個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
如何保持持續的先進性?核心是創新,從有邊界的創新,走向無邊界的創新。就好像天合光能立足江蘇太湖邊,要在外部環境促使下,在一輪輪技術革新中,從太湖游到東海,游到太平洋,走向世界,及時更新技術,實現技術產業化,并得到市場認可,實現有價值的創新。創新成果要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創新成果就不能稱之為創新。
記者:天合光能如何布局海外?
高紀凡:天合光能在全球的累計出貨量已達到30吉瓦,超過三峽電站和葛洲壩電站的總裝機容量。我們的觀念就是“走出去”要學會和全球合作,跟著時代和市場的需求走,在營商環境、政策穩定性、資源儲備情況等方面做好調研,在全球范圍內合理、穩妥布局。
光伏正在進入新時代
記者:您剛剛連任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那么中國光伏產業在現有態勢下,應該如何尋求突破?
高紀凡:光伏正在進入新時代,成為又一張“中國名片”。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中國光伏企業凝聚在一起,在國際更好對話,在國內營造光伏產業自我管理的環境,引導行業走向自律,提升全球形象。
光伏產業是一個戰略新興產業,全世界都想發展,但中國現在占據了政策、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正遭受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我認為一方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團結大家繼續積極應對談判,另一方面,將加大海外布局,繼續走全球化路線。
現在中國光伏是全球領導者,站在全球視角看問題,很多問題的答案就不一樣了,市場、制造、研發和人才的全球化,才能讓中國光伏真正成為引領全球的產業,實現光伏在全球層面的發展。
作者:董欣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