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8年2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
為全面貫徹
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京津冀魯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
聊城:布局醫養健康、新能源汽車等未來產業,壯大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改造紡織、造紙等傳統產業,淘汰冶金等行業落后產能,打造全國領先的銅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試驗區。
濱州:布局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電池等未來產業,壯大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改造有色金屬、紡織等傳統產業,淘汰火電、電解鋁等行業落后產能,打造國家級輕質高強合金新材料產業基地和糧食產業融合循環經濟示范基地。
菏澤:布局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壯大高端化工、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改造機電設備、農副產品加工和商貿物流等傳統產業,淘汰水泥、紡織、印染等行業落后產能,打造醫養健康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發展綜合試驗區、中國牡丹城。
第三節融合互動
堅持深度融合、互利共贏,立足各地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創新區域協同發展機制,著力在產業升級協作、要素資源配置、基礎設施互通、生態環保共建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探索,促進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和互動發展,努力實現全省整體效益最大化。
推進優勢產業統籌培育,優化全省產業布局,引導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整體升級,培育新興產業特色經濟集群。加快產業鏈條向上下游延伸,提高產業區域配套水平,提升經濟發展一體化水平。推進要素資源統籌配置,健全區域合作利益分享機制,促進園區、企業、項目協作,增強資產、資本、資源配置的精準性和系統性,形成更加開放完善的市場體系。推進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堅持全域規劃全域共享,健全完善智能化、現代化、一體化綜合交通網,圍繞能源、水利等領域實施一批跨區域的重大工程,提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進生態環境統籌治理,強化環境同治,完善主要污染物治理區域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加強生態建設,提高區域生態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第四章 化解過剩產能置換形成新動能
把去產能作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存量資源配置的首要任務,探索建立市場自動出清的長效機制,實現企業優勝劣汰、產業轉型升級。
第一節明確去產能重點
妥善處理政府和市場、短期和長期、存量和增量、供給和需求關系,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去產能行業、領域和力度,使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生鐵粗鋼電解鋁。支持鋼鐵企業轉型開發高鐵、核電、船舶等領域高端產品,推進濟鋼產能化解調整,建設青島、日照先進鋼鐵制造產業基地、萊蕪精品鋼生產基地、臨沂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肥城特種鋼產業基地。嚴禁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建設及盲目新增產能,采用替代關停方式,留存高端產能和裝備,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用板(型)材、軌道交通車輛車體用鋁材、車體模塊化零部件、高性能特薄板帶材等鋁型材產品,繼續保持鋁精深加工行業世界競爭力。
煤炭煤電。進一步壓縮煤炭生產規模,積極引導安全無保障、資源枯竭、賦存條件差、環境污染重、長期虧損的煤礦產能有序退出。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合理安排煤電項目核準建設時序,停建、緩建一批煤電產能,淘汰一批落后煤電,確保實現煤電機組結構調整預期目標。
玻璃水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嚴格控制普通建筑玻璃新增產能,重點突破超薄、高強、無堿、鍍膜、高透光率等高性能產品關鍵技術和裝備,促進生產和精深加工一體化發展。加快發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水泥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重點發展核電水泥、高鎂低收縮水泥、低堿水泥等特種水泥,推動水泥產業實現綠色發展和延伸發展。
電動車輪胎。加快淘汰低速電動車產能,嚴格治理低速電動車違規生產和違法使用,防范新能源汽車產業低水平盲目發展。進一步提高輪胎產業集中度,提升品牌價值。重點發展輕型載重子午胎、工程子午胎、航空胎等特種輪胎,開發綠色輪胎、雪地輪胎、安全輪胎、智能輪胎等乘用車輪胎新產品。
第二節優化去產能路徑
綜合運用法治化、市場化手段,分類施策、多措并舉、標本兼治,引導企業壓減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
堅決遏制過剩產能擴張。嚴格執行國家和我省關于產能過剩行業投資管理規定,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對確需新上項目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嚴禁辦理土地(海域)供應、能評、環評、安評審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業務。加強市場供需趨勢研判和信息引導,防止新興產業一哄而上、盲目投資、重復建設,形成新的產能過剩行業。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對工藝裝備落后、產品質量不合格、能耗、安全及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項目,重點跟蹤加快淘汰。持續抓好重點行業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對不達標企業、設備和生產線限期整改,在規定期限內仍未達到要求的,依法依規強制關停。
推進產能合作共贏。科學調整產業布局,引導產業轉型轉產、環保搬遷和梯度轉移,支持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優化技術路線和產品結構,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特色經濟。支持優勢產能行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第三節完善去產能政策
加快完善困難企業差異化處置機制,創新債權債務、職工安置等配套政策,切實保障企業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
分類處置僵尸企業。把去產能與深化國企改革、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升級改造相結合,對現有資產資源仍有一定價值的僵尸企業,鼓勵和支持優質企業實施收購重組,以產權轉讓、資產置換等多種方式盤活有效資產。對重組有難度的企業,鼓勵和支持企業通過經營托管、廠房及設備租賃等途徑盤活資產。對資不抵債、重組無望的僵尸企業,在評估風險和成本的基礎上,推動其依法破產清算。
有效化解債權債務。依法落實企業重組所得稅減免等優惠政策,研究去產能和產業升級企業停產期間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做好呆賬核銷和抵債資產處置,完善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政策。探索設立企業破產專項基金,多渠道籌集資金,專項解決僵尸企業及去產能企業破產啟動經費和資產處置資金周轉等問題。對母公司承擔的關閉去產能企業及僵尸企業貸款,由債權人和債務人平等協商減息等相關債務重組方案,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近期解危、遠期解困。
妥善安置企業職工。科學制定職工安置方案,明確安置途徑、補償標準、資金來源和再就業措施。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采取協商薪酬、靈活工時、培訓轉崗等方式,穩定現有工作崗位,緩
作者: 來源:山東人民政府網
責任編輯:zh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