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熊本市當地能源生產商和供應商熊本能源公司(Kumamoto-Energy)宣布,將部署更環保的大型太陽能電站來解決其挖比特幣的電力消耗問題。
專家認為,Antminer的方案被確實有利可圖,只是利潤并不是最大化。
一個名為Nastymining的比特幣俱樂部也在近期建造了一個小型太陽能比特幣礦池,并與美國著名的太陽能公司Sunpower合作為其供電,而電子貨幣交易所Yobit也向該采礦項目捐贈了一臺風力發電機,使其綠色能源系統裝機達到了10kw以上。
眾所周知,作為風靡世界的加密幣——比特幣的主要開采就是電力。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約為29.05TWh,相當于全球總耗電量的0.13%,年度總成本約為15億美元。
有分析稱,這相當于愛爾蘭目前每年電力消耗的116%,并已經超過了伊拉克等159個國家的年度用電量。如果把比特幣礦工們的用電量集中為一個國家來對比,則其將位居全球電力消耗榜上的第61位左右。
而與此同時,比特幣挖礦用電量還在以約20%-30%的速度增長。
那么,如此眾多的比特幣礦工開始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這劃算嗎?
日本熊本能源公司稱其利用的是太陽能發電廠的“多余電力”,而OZ礦業則以10-19美元/千瓦時的價格(取決于供應區域,合同和季節)從熊本能源購買電力。
加密貨幣分析師認為,熊本能源的做法極具典型意義,意味著加密數字貨幣挖礦經濟正在使可再生能源重新被利用,而且價格更實惠,也更有利可圖,可以促進更加綠色的未來。
有分析者就認為,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挖礦,不僅可以大大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消納,還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他以蒙古一個靠燃煤發電驅動的比特幣礦場為例,其所消耗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4000-40000千克/時,相當于歐洲的汽車行駛20.3萬公里。
作者:秋石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