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網:2017年各家全球組件出貨量大致底定,根據EnergyTrend統計;2017年出貨總量達到103GW,其中五大整合廠(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韓華)與兩大硅片龍頭廠(協鑫集成、隆基樂葉)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光是這幾家的出貨量就將近50GW;幾乎占去一半的份額,若以2018年前述廠家預期擴張的程度估計;每家都是喊出沖破10GW的出貨量態勢來看;不論是實際出貨量或者占比都有機會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可以說未來的市場確實是大者恒大的賽局。
表一、2017年全球組件出貨量前五大
以[表一]2017年排名首位的晶科能源為例;2017年出貨9.8GW直逼10GW大關,比起2016年的6.65GW成長了47.4%,而2018年的預估也來到11.5~12GW的水平,根據其他廠家公布的訊息;若是真的符合上述沖破10GW的數字來看,看起來要穩坐排名的要項之一就是出貨量年年持續雙位數的成長。
單晶與多晶: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由于各家對于單晶與多晶組件產能的布局會因市場與產品需求之不同而有所差別,加上多重技術疊的結果;間接影響單晶與多晶兩者之間的競爭較量,我們在此將單晶與多晶兩項產品分別表述。
若是以單晶組件出貨排名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單晶硅片龍頭大廠隆基樂葉一舉躍升為首位,主要原因在于該廠為專注于單晶產品的生產制造;舉凡從上游的硅片、中間的電池到組件出貨,皆是以單晶作為品牌著稱,預期2018年會有超過倍數成長的實力。
整體而言;2017年單晶組件總出貨量占比約為31.1%;相當于32GW的出貨量,不論占比與數量;都比2016年成長不少,雖然目前整體市場仍然是多晶的天下;隨著兩大單晶硅片廠布局2018年的擴張;包括隆基樂業的28GW與中環的23GW;加上其他廠家的產能,我們估計單晶產能可以來到60GW,如此反映出來的單晶組件占比與出貨量肯定會突破2017年的數據。
表二、2017年全球單晶組件出貨量前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