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沙特不再依賴石油,中國企業的機遇何在(作者為中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2018年3月23日至31日,我訪問了沙特阿拉伯的達蘭、延布和利雅得三個城市。一周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對于三十多年來一直研究石油問題的我來說,此行的收獲很大,感受也非常深刻。
一、達蘭,探尋沙特石油發祥地
DAMMAN,中文譯名為達蘭或達曼,是沙特東北部瀕臨波斯灣的一座城市,是東部第一大港和全國第二大港,東部省的省會。對于石油行業人士來說,這個城市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是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公司總部所在地,沙特第一口油井就在這里。因此,可以說達蘭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沙特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和運營中心。
阿美公司總部所在地為達蘭的DHAHRAN,即宰赫蘭。3月24日下午3時后,在抵達達蘭后不久,冒著中東特有的酷熱,通過三道有軍警荷槍實彈把守的大門,終于進入了阿美的總部。阿美總部的占地非常廣闊,是很大一片基本上寸草不生的戈壁,每一個部門的辦公樓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遠,只有開車才能到達。擔任20多年沙特石油部長的納伊米,也住在阿美總部,其住宅是一棟黑色的、應該是貼大理石的建筑。據說,納伊米經常在阿美總部散步。在阿美總部行政大樓的停車場車棚上,建有一兆瓦的太陽能電站。
1933年5月2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支付3.5萬英鎊金幣從沙特政府取得石油勘探特許權,建立了阿美公司。在阿美總部,我們參觀了生活區的一區、二區和正在建設中的新的生活區。其中,一區基本上全部是一層的獨棟式院落,標準的美國洛杉磯郊區中產階級住宅模式,只是間隔沒有美國本土那樣大;二區,大部分也是一層的建筑,但主要是連排式的。而正在建設中的新的生活區,則是典型的沙特式建設,土黃色的二至三樓帶院落的樓房,窗戶不多。在這一大片生活區里,學校、醫院和商場一應俱全,還有高爾夫球場等健身設施和養馬場,可以不出生活區就能很舒適地生活。3月24日是星期六,是休息日,我們不時看到,在生活區學校的操場上、馬路上和高爾夫球場上,有很多人在鍛煉。
沙特的第一口油井,就位于阿美公司總部內。從1933年下半年開始,阿美公司就在沙特進行勘探開發活動。1938年年3月,在進行了三年不斷失敗的鉆探后,阿美公司在達蘭的第七號井終于在打到1440米時涌出了大量的石油。自此,沙特的石油開發活動拉開了序幕。丹尼爾·耶金在其名著《獎賞》中稱:“1938年3月,第七號井的發現開創了新的時代。宰赫蘭在加速建設急需的工業、行政、住宅等設施。這里將成為美國中產階級的近郊區,沙漠中的一塊綠洲。”我們今天看到的阿美公司總部,就是這樣建立起來了。沙特的第一口油井,今天已經不產油了,只是一個紀念地,晚上離開阿美總部時,我們沿其紀念地轉了一圈,也算是對沙特艱難石油開發歲月的致敬吧。
達蘭之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參觀塔努拉角(Ras Tanura)石油出口設施。研究石油的人士都非常熟悉一個名詞,就是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后,一說到國際石油價格時,一定會談到塔努拉角出口的沙特34度阿拉伯輕油的價格,它是當時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的標桿價,也是國際油價的重要參考。塔努拉角石油出口設施,建于20世紀30年代,沙特第一船石油經此出口。今天,塔努拉角的石油出口能力為550—600萬桶/日,約為每年3億噸,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港。塔努拉本身是一座獨立的城市,距離達蘭約60多公里,塔努拉加上鄰近的朱拜勒,是沙特重要的煉油和石化產業基地。3月25日,我們趕到了塔努拉角,從塔努拉海灘眺望了有關出口設施。非常巧合的是,從阿布扎比飛達蘭的飛機正好經過塔努拉角上空,在飛機上看到了一個巨大的人工島及兩艘正在裝載的油輪,當時還在納悶這是什么地方?對比從塔努拉海灘和從飛機上看到的景象,終于明白了當時飛機上看到的就是塔努拉角的石油出口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