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風險未揭示環保投入增長乏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江蘇新能招股書第四節談及風險因素時,從經營、政策、管理、財務以及募投項目等5個方面共揭示了20條風險,但是始終未提及環境污染方面的風險。
江蘇新能在招股書中稱,公司下屬生物質電廠發電項目均取得了當地環保部門的批復,在生物質燃料加工處理和燃燒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少量廢棄物和污染物,不存在重污染的情況。而風力、光伏項目在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污染物,無需相應環保設施。
招股書顯示,江蘇新能在生產經營中的環保支出主要是項目開發施工期環境保護投資和項目運營期的環境保護投資,包括環保設備及材料費、拆遷補償費、排污費、風電場綠化工程費用、環保咨詢費用、水土保持費用等。記者注意到,江蘇新能報告期內的環保支出增長趨緩甚至出現下降勢頭,分別為633.17萬元、888.70萬元、899.94萬元和262.17萬元,環保支出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則呈現出明顯下滑的態勢。但江蘇新能認為,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環保投入,確保環保設施運轉正常,排污達標,環保投入滿足排污要求。
環保界人士指出,像江蘇新能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有能力有義務肩負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招股書應重點揭示環境污染方面的風險,并不斷加大環保投入的力度,在行業內起到應有的表率作用。《經濟參考報》記者就此聯系江蘇新能采訪,并將有關書面采訪提綱發至該公司公開郵箱,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