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美,只有更美——分布式光伏3.0升級公益行”活動,于4月2日在第十三屆中國(濟南)國際太陽能利用大會暨展覽會上啟動,正式踏上“尋美”之路,用公益的力量向業界和公眾還原一個高品質的分布式光伏行業。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分布式3.0精英企業聯盟主辦,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河北能源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協辦。同時還獲得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的技術支持,將具有重大的現實和社會意義。
在此次活動現場,新華網也獨家專訪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分布式3.0精英企業聯盟顧問團副主席呂芳。
回顧2017年,我國光伏產業正逐漸從集中式向分布式發展,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9.44GW,同比增長3.7倍;全國戶用裝機覆蓋已超過50萬戶家庭。
然而,分布式光伏市場現階段也存在一些問題。依靠可靠的材料和高品質產品,光伏系統運行壽命超過25年,在中國及全球各地都有很多運行甚至超過30年以上的光伏電站。然而領先技術和高品質的產品并未廣泛應用于分布式市場,低質低效、以次充好,種種短視的眼光和行為,嚴重影響發電效益、損害用戶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分布式光伏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
對此,呂芳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實踐告訴我們,分布式光伏更應該關注品質主義,如果說分布式3.0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啟,那么“分布式3.0升級公益行”則是以公益的價值來延伸這一時代的未來。
據呂芳介紹稱,本次活動源起與我國當前分布式市場蓬勃發展是有直接關系的。三年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就啟動過在國內尋找最美老組件的公益活動。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家分布式市場極具蓬勃的發展,但同時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所以發起了本次全國公益科研項目,定位是作為公益和科研兩者兼而有之,我們計劃在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在分布式市場高舉品質主義大旗的一次全國行。
呂芳還透露,三年前,該學會發起的“尋找中國最美老組件公益科研項目”,對于當時光伏業界、政府、金融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這樣一些行動,向政府、金融界以及光伏行業來證明光伏真的可以做到25年完美發電。從2015年開始,該項目行程三萬多公里,覆蓋了中國七大資源氣侯區,其中包括了亞熱帶等不同的氣侯區,因為這些資源氣侯區對組件的運行以及性能衰減是有一定的作用,我們在不同氣候區現場找回了實際在當地使用超過25年以上的老組件,并將這批組件帶回實驗室,做了非常詳盡的性能分析及機理分析,包括老化到什么程度,衰減到什么程度,衰減是由哪些機理引起的。2015年我們向業界公布了得出的結論,當時在業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