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產業趨勢 調整發展戰略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傳統的能源需求中心正快速向新興市場轉移,而《巴黎協定》提出的約束目標倒逼各國加速向低碳能源轉型。英國石油公司估計,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將從目前的4%提高到10%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技術進步,新能源產業的技術成本在快速下降,投資回報率穩步上升。專家指出,目前新能源發電成本已逐漸接近于化石燃料。盡管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比五年前降低3%,但得益于單位成本的降低以及太陽能光伏和風電技術的進步,新增裝機增長了50%以上,這部分新增裝機的預計發電量約提高35%。據國際能源署統計, 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增速已快于化石能源9個百分點,達到3130億美元,占能源投資總額的17%。
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正加速能源格局的演變。目前,已經有多個歐洲國家提出未來10至20年內停售燃油車的計劃。這將極大推動新能源車和電動汽車的發展。據IEA預測,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世界汽車總銷量的30%。為此,權威機構已經下調石油長期預測,認為汽油等化石燃料的需求將在2030年以后開始減少。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到2040年,這些技術發展和電動汽車推廣很可能將令全球市場的石油需求削減1300萬桶/天,甚至超過當前沙特的石油日產量。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可下降59%,集中式太陽能成本下降43%,陸上風電成本下降26%,海上風電成本下降35%。按照這一預測,十年后,新能源的發電成本將普遍低于化石能源。國際能源署的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新增發電量有一半來自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已占全球發電總量的四分之一。麥肯錫報告顯示,未來20年內,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范圍內快速增長的主要能源類型。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計劃在2023年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300至500億美元,實現光伏和風電的裝機容量達到9.5千兆瓦的目標。
為搶占新一輪制高點,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機遇,許多國際油氣公司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加大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以求實現從油氣公司向綜合性能源公司的轉變。在能源結構過渡階段,國際油氣企業既要發展傳統油氣能源,提高當前的競爭能力和能效,又要未雨綢繆,積極主動地發展新能源,為未來的能源競爭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前布局。
《巴黎協定》生效后,全球10家大型石油公司宣布聯合成立清潔能源發展基金,計劃在未來10年內每年投資1億美元開發捕集和儲存溫室氣體技術,并努力提高能源效率。這十大油氣巨頭包括殼牌、道達爾、BP、中石油、沙特阿美、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埃尼、雷普索爾、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和印度信實工業,去年的油氣產量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產量近20%,供應全球近10%的能源。這些公司的高管們表示,未來還將與風投公司、私募基金以及科研機構加強合作,發展清潔能源。彭博財經數據顯示,過去15年間,大型國際油氣公司收購清潔能源業務的總投資已達6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可再生能源依賴補貼,企業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但現在風電和太陽能都可以盈利。面對當前的能源形勢,各大公司的行動絕不止于此,以后還將有更多、更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評級機構惠譽近日指出,由于減排壓力、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等原因,石油巨頭們今后將繼續加強可再生能源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