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6日,由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等機構主辦的“首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皇苑大酒店繼續進行。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此次論壇。圖為中盛光電集團首席技術官兼技術中心總監陸惠民。(來源:新浪財經 白鵬輝攝)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8年11月16日,由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和北京綠化基金會等機構主辦的“首屆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皇苑大酒店繼續進行。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此次論壇。圖為中盛光電集團首席技術官兼技術中心總監陸惠民。
陸惠民:各位來賓,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在金融風暴下,中國再生能源產業的定位”。
我講的內容包括:前言,光伏產業宏觀長期市場展望以及短期環境,目前的金融風暴下所產生的振蕩,光伏產業升級方法以及政策的制定。
前言:
綠色能源不是口號,綠色能源是一個產業而且是一個盈利的產業,必須是要能夠賺錢的。
綠色能源的角色扮演必須要清楚,由補充常規能源,進展到部分替代常規能源,目標是替代常規能源。
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有三個重要的因素:政策、技術、人才。
市場和價格決定一切。你可以有很好的產品,很好的綠色能源政策,
光伏產業的宏觀長期市場展望。根據歐洲聯合能源研究衷心的報告,2030年時,綠色能源將會占所有全球發電量,能源消耗的30%。其中10% 來自太陽能發電。2040年的時候這個比分比會增加到50%,太陽能會占到所有當中的20%。本世紀末,再生能源會占所有發電量的80%,太陽能是60%。
太陽能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最豐富的能源,是無時無刻都有太陽能的存在,尤其對交通部發達的農村、海島和邊遠地區更具有利用的價值,是一個潔凈的能源,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廣化轉換。
火力發電,每度電需要0.3元,光伏發電每度電要3.4元左右。成本雖然是10倍,但是想一想第一臺電腦誕生的時候,它的重量有多大?再看看我們目前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在20年之內發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們有信心,太陽能產業在未來5—10年之內會降低到成本和火力發電一樣的成本。
中國光伏產業微觀環境:
中國光伏產業雖然占了行業相當大的比例,但是在產品和技術上都是非常離散和分離的。在產業上造成了中間大,兩頭小的局面。所謂高純度生產方面,競爭脆弱,核心技術大部分掌握在歐美手中,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一些微薄的利潤。
有關于硅棒和晶硅節片方面產業巨大,低端低利潤。在組建方面,重復的模式重復發生,是巨大而且低端低利潤。用一句話來講,目前大部分在組建上以及硅棒上都是盲目的做,從事機械的代工。而更重要的事情是,往上游來看,所謂的系統集成電站,系統集成電站是所有鏈條的最高點,國內在這方面是完全缺乏的。所以看了中國光伏產業以后得到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國內的光伏產業用一個形容來比喻,是一個恐龍時代的產物,是一個草食期的恐龍,中間很大,兩頭很小,行動緩慢。這種恐龍在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下場會怎么樣?
當時代開始改變的時候,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光伏產業的短期狀況
根據市場分析,如果沒有金融風暴產生,我們估計在大概2020年需求會低于供應。當供需不平衡的時候,市場就會產生振蕩。市場產生振蕩的時候產業就會重新調整。我們估計在那個時候造成很嚴重的產業的振蕩期。隨著金融風暴的發生,這個點從2010推到現在,整整提前了18個月發生。國際光伏市場上,德、美、日光伏企業可以依賴本國市場,及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國內目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中國光伏產業將面臨價格、原料、市場的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
目前處于一個大環境,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各個國家各個行業都受到了影響。但是危機也就是專機,這場金融風暴結束以后,全世界將出現新的金融現象和秩序。更蓬勃的金融發展原動力就是綠色再生能源。我們必須利用在這段經濟復蘇前的時間做好再生能源的準備。
政府應該怎么做?政府應該在這個時候確定發展的目標,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和法規,把產業從外銷轉到內需。由綠色能源的制造者轉變成使用者。中國的角色必須要轉變到綠色能源的使用者。
產業上:控制價值鏈上游,產業的制高點,不要繼續從事一些機械低端的產業,而要走道鏈條的高端。發展綠色電站以及光伏產業。技術層面上國內都屬于非常分裂,非常破碎,缺乏核心技術。我們應該仿效美國的觀念,我們不是要控制光伏能源的價值,市場。而是要建立一個聯盟,讓資源共享,不要重復浪費資源。更必須在研發市場上需要有優良的產品,品質為重。
光伏產業長期策略:
長期的策略規劃必須從系統集成電站做起,這就是所謂的鐘擺效應。集成電站上一點小小的變動就會造成在下游的巨大振蕩。我們必須控制鏈條的上端,控制組建的發展。
這張圖提到光伏產業升級最重要的因素,在目前所謂的做組建方面利潤是非常薄弱,如果要想到做比較高的利益及較大的技術,必須往上游走。必須做成集成電路,而不是在電池片上,以巨大的量拼取微薄的利潤。
講了所有產業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危險,我們覺得根據市場分析在2010年底,這個振蕩期會結束。估計太陽能產業在2015—2016,它的發電成本將會達到火力發電的成本。在達到這個發電成本以后,太陽能發電就會被整個社會接受,所以它會有爆炸性的成長。
我們提出綠色能源產業執行計劃:
政府必須在市場研究上制定政策,擴大內需。
人力資源調配。
靜態上網電價補貼。我們要強調的是,靜態政策是對于未來能源發展上是必須的條件,并不代表是必要。
動態政策,綠色營業用電。現在電力能源缺乏是大型企業造成的,大型企業在綠色能源的發展必須擔任推手。所有的大型企業必須根據法規規定,他的用電其中比例必須要來自綠色能源。
有了這個政策存在以后產業才能夠升級,產業升級以后,就會有綠色電廠的建立。
以產業用電來自再生能源怎么實現?工業用電可以借由向綠色電廠購電。購電的方式是,國家電網采取一些電力的交換制度,也就是公共產業的電,向綠色電網補充。所有企業可以實行所謂的屋頂太陽能系統建立,以及建筑物整合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達到再生能源的要求。最后才能達到全國20%來自綠色能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