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第二個幸運兒?
實際上,2018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國際市場爆發背后是歐美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大力加碼。
上述的大眾集團在2017年就公布“Roadmap E”電動化戰略,根據規劃,至2025年,大眾希望包含大眾、奧迪、保時捷等所有品牌在內每年可以達到300萬的電動汽車產量,共需要對外采購150千兆瓦時的電池,總采購金額高達500億歐元。此外,戴姆勒集團也將投資100億歐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研發。2022年前,戴姆勒預計將發布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10款以上的純電動車。
由此可見,伴隨著眾多的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展開新的角逐,汽車企業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會非常之大,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首要瞄準的就是歐美市場。
事實上,在寧德時代競標大眾、戴姆勒等企業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同時,亦出現了一些國內動其他動力電池參與競標的身影,而大眾日前表示將會在華再尋找一家動力電池供應商,但誰能夠繼寧德時代之后成為第二個幸運兒呢?
周發濤認為,國內包括比亞迪、國軒高科、沃特瑪、比克動力和天津力神等行業龍頭都有可能,不過,能否獲得這些品牌企業的青睞還取決企業產品的質量以及技術含量,“多家企業其實都有生產三元鋰電池,但產能都過于太小,不具有規模優勢,相比當前在國際上已經擁有領先優勢的松下和LG,國內一些優質產品各有千秋,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半年里,比亞迪、天津力神和國軒高科已經相繼作出了調整。為加快轉型步伐,自去年開始,比亞迪一方面上馬三元鋰電池的生產項目,另一方面開始打開其動力電池產業的封閉經營模式,預計2022年或2023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公司會獨立上市。
此外,5月4日,國軒高科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一直與大眾公司保持溝通與交流,公司將力爭進入世界一流整車品牌供應鏈。在此之前的4月23日,媒體消息稱,中國電池制造商天津力神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德國開設一家銷售辦事處,與此同時,公司正與包括大眾、戴姆勒在內的當地汽車廠商展開談判,旨在為上述汽車廠商的電動汽車提供電池。
不過,周發濤指出,伴隨著國內動力電企業在簽下海外整車企業,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未
原標題:新能源電池企業出海 寧德時代比亞迪爭奪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