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陜西省統計局發布2017年陜西新能源產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我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發電總量不斷上升,發電結構繼續優化。
1、從企業數量看,新能源企業數量逐漸增多
近年來,在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背景下,我省按照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布局,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能源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新能源企業不斷增加。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企業96家,比2016年增加22家,其中,風力發電企業增加6家,太陽能發電企業增加16家。
2、從發電量看,新能源發展速度加快
隨著新能源企業數量的增長,我省新能源發電量隨之增長。2017年我省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量196.25億千瓦時,比2016年增長26.8%,增速比火力發電高23.5個百分點。從行業增速看,各大行業齊頭并進,百花齊放。水力發電量增長24.2%,風力發電量增長27.7%,太陽能發電量增長24.5%,各個行業呈現出同步快速增長態勢。
3、從發電結構看,新能源比重逐步提升
由于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我省新能源發電量比重逐步提高,能源結構趨于優化。2017年由于新能源發電量的快速增長,我省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省發電量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達到11%,比2016年提高2.1個百分點。
4、從企業規?,規下企業勢頭更勝一籌
在新能源政策的鼓勵下,在規上工業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省規模以下新能源企業發展迅猛,比規上工業更勝一籌。2017年我省規模以下新能源發電量30.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1%,比規上工業增速高0.3個百分點。其中,風力發電量增長62.1%,太陽能發電增長75.7%,分別比規上工業高34.4和51.2個百分點,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呈現出蓬勃發展局面。
5、從能源品種看,太陽能發電勢頭迅猛
我省的新能源利用主要是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和風力發電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其發電量與降水多少和風力強弱密切相關。太陽能發電量一方面與日照時間有關,另一方面與產業政策密不可分,在我省有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光伏產業不斷推進,太陽能發電快速增長。2017年我省規上與規下太陽能發電量34.25億千瓦時,雖然發電總量不高,但增速較快,在新能源發電量增速中位居榜首,達到31.9%,成為新能源中最耀眼的行業。
三、存在問題
1、新能源發電量比重仍較低
雖然我省新能源發電量比重有所上升,但與其他兄弟省份相比,比重仍然較低。以2016年數據為例,2016年我省全社會新能源發電量比重為10%,在全國位于第22位,西藏排名第一,比重為94.8%,貴州排名第十,比重為41.5%,我省與之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總體上我省新能源比重處于下游水平,要進入第一梯隊,實現追趕超越,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2、新能源規模相對較小
從全國來看,除個別沿海地區存在核能發電外,大部分地區的新能源都是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與這些地區相比,我省的新能源規模仍顯不足。以2016年為例,我省太陽能發電量在西北地區處于最后一位,位列寧夏之后,僅僅是寧夏的26%。風力發電量在西北地區僅高于青海,次于寧夏,是寧夏的29.8%。水力發電量在整個西部地區僅高于西藏和寧夏,是青海的36.9%,是四川的4.4%。
3、風光發電企業利潤下降
2017年我省新能源發電企業盈利情況有喜有憂,由于全年降水量比上年大幅提升,水電企業利潤增幅較大,但風光發電企業盈利水平下降。2017年除新增企業利潤提高外,原有企業利潤總體下降。原有規模以上風電企業虧損企業數量增加,虧損額度大幅上升,利潤總額較上年下降16.9%。太陽能發電企業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度增加,利潤總額較上年下降1.9%。